草木花叶生,相与命为春。
当非草木意,信是故时人。
静念恻群物,何由知至真。
狂歌问夫子,夫子莫能陈。
凤皇飞且鸣,容裔下天津。
清净无言语,兹焉庶可亲。

【注释】

草木:植物。花叶:花草树木的叶子。相与:互相。命:赋予,赋予生命。春:春天。意:心意,意思。信:相信。是:为。时人:当时的人。静念:静思。恻:悲痛。群物:众物。何由:如何能。至真:极真(道)理和真理。狂歌:放声歌唱。夫子:古时候对学者的尊称。容裔:包容。下天津:降落在天河之中。兹焉:这里。庶:希望、可能。可亲:值得亲近。

【赏析】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善于捕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并寄以深情,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首组诗共十首,这是其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凤皇”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向往清静无为的理想境界,抒发了人生哲理和宇宙观的玄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一句:“草木花叶生”,是写春天来临的景象,万物开始复苏,草木繁茂,鲜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句:“相与命为春”,是说草木花叶相互依存,共同赋予春天以生命,春天也使草木花叶得以生长繁衍。

第三、四句:“当非草木意,信是故时人”,意思是说,草木花叶的生死存亡并不是出于它们本身的意向,而是由于人们赋予它以生命力。所以只有那些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诗人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静念恻群物”,是说他沉思默想的时候,深深感动于一切生物的悲哀。

“何由知至真”,意思是说,如何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东西呢?这里的“至真”是指极真(道)理和真理。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示疑问,强调要了解真正的道理,必须从内心深处去体验、去感受,而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

“狂歌问夫子,夫子莫能陈”,意思是说,我大声地唱歌向老师请教,但是老师却无法给我回答。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老师的尊敬和求教之心,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

“凤皇飞且鸣,容裔下天津。”这两句诗描写了凤凰飞翔鸣叫的情景,暗示着美好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吉祥和繁荣。同时,“容裔下天津”也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应该被人们所珍视和传承下来。

“清净无言语,兹焉庶可亲。”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静淡泊生活的追求。他认为,在清静中能够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到万物的生长变化,这种境界才是真正值得亲近的。

这首诗通过对草木花叶生、相与命为春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追求清静淡泊生活的人生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