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浪养。复浪养。
第三看心须屏当。扫却垢秽除灾障。
即色即空会无想。妄想分别是心量。
体上识体实无谤。谤底利谤。
鲁留卢楼复浪养。诸佛弟子莫毁谤。
一切皆有罪业障。他家闻声不相放。
三寸舌根作没向。道长说短恼心王。
心王不了说短长。求生业道受苦殃。
羊良良。屏当。
娑诃耶。净扫堂中须供养。
【诗句】
悉昙颂 其三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八首
复浪养。复浪养。
第三看心须屏当。扫却垢秽除灾障。
即色即空会无想。妄想分别是心量。
体上识体实无谤。谤底利谤。
鲁留卢楼复浪养。诸佛弟子莫毁谤。
一切皆有罪业障。他家闻声不相放。
三寸舌根作没向。道长说短恼心王。
心王不了说短长。求生业道受苦殃。
羊良良。屏当。
娑诃耶。净扫堂中须供养。
【译文】
复浪养。复浪养。
第三看心须屏当。扫除心中污垢,消除灾难阻碍。
即色即空会无想。妄想分别都是心量所致。
体上认识体实际无诽谤。诽谤的是对底是利谤。
鲁留卢楼复浪养。所有众生不要毁谤。
一切皆有罪业障。听到声音不能不恭敬。
三寸舌根作没向。道长讲短处让人烦恼。
心王不理解说长短,追求生业道遭受苦难。
羊良良。屏当。
娑诃耶。清净扫除要供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偈语,通过描述修行者的内心活动和对佛法的理解,表达了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境界。诗中的“复浪养”、“即色即空会无想”等词汇,都与佛教教义有关,反映了修行者对佛法的领悟。
诗的前两句“复浪养。复浪养。”重复了两次,可能是在强调修行的重要性,或者是在表达修行者的心境。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修行者对内心世界的清理和对佛法的理解。例如,“扫却垢秽除灾障”表达了清除心灵的污垢,以消除灾难;“即色即空会无想”则是说,对事物的真实理解就是空性,而空性就是无相。
诗的后半部分,更多地表达了修行者的心路历程。例如,“心王不了说短长,求生业道受苦殃”,表达了修行者对内心的洞察,以及因此而遭受的痛苦;“三寸舌根作没向,道长说短恼心王”,则描绘了修行者对于言语的执着,以及这种执着所带来的烦恼。
最后两句“羊良良。屏当。娑诃耶。净扫堂中须供养”,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佛法的虔诚信仰,以及对修行环境的清洁和供养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境界,同时也传达了修行者对佛法的信仰和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