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象谈真旨,都缘未辨明。
守他山鬼窟,不免是精灵。

【注释】

罔象:传说中一种没有形状、能够变化多端的动物。真旨:指事物的真实道理或宗旨。山鬼窟:指深山之中的鬼怪居住的地方。精灵:这里指妖怪和鬼怪。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当时佛教与道教盛行,人们对于宗教的真伪辨别并不十分明确。作者通过诗的形式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指出那些打着宗教旗号的邪教组织其实都是骗人的鬼把戏。

“罔象谈真旨,都缘未辨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罔象等妖兽虽然能谈出一些真实的道理,但那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弄明白真正的道理是什么。这两句话是对整个诗歌的概括和总结,揭示了诗歌的主题思想。

“守他山鬼窟,不免是精灵。”这两句则是具体描述了这些妖兽们的行为。他们守护在深山老林中的鬼窟里,不让人们接近,结果只能是被那些精灵所迷惑。这两句话是对前面两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表现,使得主题思想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罔象等妖兽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宗教伪善的批判和讽刺,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