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远趋风问,分明向道休。
再三如不晓,消得个非遥。
【注释】
①颂云门:即《颂古十八首》,唐代诗人贯休所写,共十八首。②通宾主:即“主宾”,指主客之间。③向道休(hu):“向”是往的意思,“休”指“罢”。④消得个非遥:意思是不必远求,近处就有答案。⑤非遥:不远,很近。
译文:
我自远行而来向你询问,你明确告诉我道理已经明了,不要再向我多讲。
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那么请给我一个很明白的答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方式,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通宾主的理解。通宾主是贯休所写《颂古十八首》中的第18首,全诗如下:
颂云门三句语并馀颂十二首其八
自远趋风问,分明向道休。
再三如不晓,消得个非遥。
此诗的大意是:我远道而来向你请教,你清楚地告诉我,道理已经非常明白,不用再多讲。如果还不明白,那么请给我一个非常明白的答案。
贯休是唐代著名的僧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佛教思想。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幽默,善于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首诗中的”主宾”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如朋友、师徒、夫妻等。贯休通过这首小诗,巧妙地表达了他对通宾主的理解。他认为,无论是朋友、师徒还是夫妻等关系,都应该坦诚相待,相互理解,这样才能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它用对话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贯休对通宾主的理解。同时,它也体现了贯休的思想,即我们应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