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曰:君不见释梵诸天寿亿垓,天上人间去复来。
君又不见紫金为轮一千幅,宝洲□四皆臣伏。轮王释梵作何因,只是弘隆大乘福。
自古皇王与贤哲,顶敬心师刻金玉。报通三世释迦言,莫将梁武为题目。
君不见近代韦裴蒋与萧,文房书府师百僚。代天理物映千古,布发掩泥非一朝。
大哉释梵轮王璞,已矣何人继先觉。行行珍重寄斯言,斯言不是寻常曲。
【注释】
释:佛教。梵:印度古国名,佛教国名。轮:指佛祖释迦牟尼(意译“光王”)。紫金为轮:以紫金作车轴,表示佛的教化广大,如车轮一样遍及四方。一千幅:一千个佛。宝洲:即宝刹,指寺庙。伏:拜倒、俯首。弘隆:扩大弘扬。大乘福:大乘佛教之福德。顶敬心师刻金玉:以恭敬之心学习佛法,把学到的佛法刻在金玉上。报通三世释迦言:报应通达于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释迦牟尼的话。梁武:南朝梁武帝萧衍,曾信奉佛教,称帝时自号“法宝”。题目:题目文章或诗词的题目。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佛教教义为喻,对卢舍人进行劝勉和激励。
首联:“三曰:君不见释梵诸天寿亿垓,天上人间去复来。”
译文:第三首写道:你不曾见到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于天地之间吗?他一生历经无数岁月,从人间到天宫又回到人间。
释梵诸天:指佛祖释迦牟尼。寿亿垓:寿命极长久,亿垓为千万兆,极言其长。
第二联:“君又不见紫金为轮一千辐,宝洲□四皆臣伏。”
译文:第二首写道:你又没有见到那由一千辐组成的紫金色车轮吗?它遍布宝洲各地,都向佛祖拜倒。
紫金为轮:指佛祖释迦牟尼乘坐的紫金色法船。千辐:古代车轮用毂与辐相配合而成,这里比喻佛祖教化广大。宝洲:宝刹,指寺院。
第三联:“轮王释梵作何因,只是弘隆大乘福。”“轮王释梵作何因?”
译文:(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人间的原因是什么?)
弘隆大乘福:广泛弘扬大乘佛法而得到的福报。
第四联:“自古皇王与贤哲,顶礼心师刻金玉。”“报通三世释迦言,莫将梁武为题目。
译文:(自古以来,皇帝、圣贤与智者们,都以虔诚之心学习和供奉佛法。)
报通三世释迦言:报应通达于三世的释迦牟尼的话。莫将梁武为题目:不要拿梁武帝为例,因为他信奉佛教,所以被称为梁武帝,但后来却走上了迷信的道路。
第五联:“君不见近代韦裴蒋与萧,文房书府师百僚。”
译文:(你不曾看到近代的韦、裴、蒋、萧等文人墨客们吧?他们都是朝廷中的文臣学士,他们追随老师学习,成为朝廷中的官员。)
文房书府:泛指书房。师百僚:跟随老师学习,成为朝廷中的官员。
第六联:“代天理物映千古,布发掩泥非一朝。”“大哉释梵轮王璞,已矣何人继先觉。”“行行珍重寄斯言,斯言不是寻常曲。”
译文:(这些人代天子治理万物,影响千秋万代。)
大哉释梵轮王璞:伟大的佛陀,他的教诲如同璞玉一样珍贵。已矣何人继先觉: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佛陀那样继承先觉了。
第七联:“行行珍重寄斯言,斯言不是寻常曲。 ”
译文:(希望你们能珍惜这几句教诲,这些教诲并不是普通的言辞。)
这首诗是送别诗的一种形式,即赠别诗,多用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寄托着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殷切期望。本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