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君,原名朱筠,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29,卒于公元1781
清顺天大兴人,字竹君,一字美叔,号笥河。
朱圭兄。
乾隆十九年进士,散馆授编修,擢侍读学士,曾督安徽、福建学政。
奏请采录库藏《永乐大典》,又请立校书之官,于是有纂辑《四库全书》之举。
后坐事降编修,充《四库全书》纂修官。
学问渊博,好汲引人才。
所居椒花吟舫,藏书数万卷。
好金石文字,以为可證佐经史。
有《笥河集》。
生卒年:1729-1781
竹君,原名朱筠,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29,卒于公元1781
清顺天大兴人,字竹君,一字美叔,号笥河。
朱圭兄。
乾隆十九年进士,散馆授编修,擢侍读学士,曾督安徽、福建学政。
奏请采录库藏《永乐大典》,又请立校书之官,于是有纂辑《四库全书》之举。
后坐事降编修,充《四库全书》纂修官。
学问渊博,好汲引人才。
所居椒花吟舫,藏书数万卷。
好金石文字,以为可證佐经史。
有《笥河集》。
生卒年:1729-1781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诗句: 1. 吹吹金虾蟆,灵龟饮气寿。 2. 儒释道三家,天垂象人佑。 3. 苍苍其视下,巇哉湫乎攸。 4. 达摩无文字,无江渡无咎。 5. 鼓子叩则鸣,承露盘莹琇。 6. 玄武立若神,蚕丛石背负。 7. 闯然仙人扇,刻石至元手。 8. 更扪宋墨书,铲洞声䪮䪮。 9. 岁乾道丁亥。 10. 偕僧两劝首。 11. 入穴平崎岖,千载吾开间。 12. 爰睋普陀岩,莲花五纬晭。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为: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诗句及译文 1. 蓬莱翠叠叠,仙人放麋麔。 - 蓬莱翠: 形容蓬莱山的美丽景色。 - 仙人放麋麔: 描述仙人放牧麋麔的情景。 2. ■尔不可测,雷公面■■。 - ■尔不可测: 形容某种东西或事物深不可测。 - 雷公面■■: 描述雷公的表情。 3. 舍之抱琴腿,一写思郁懤。 - 舍之:
游玉华洞用四十四有一百韵少癖购群书,玉华洞志有。 诧入古洞天,飞走绝迹𠫗。 今兹过将乐,使者轩乘輶。 主人候紫气,止我具糒糗。 君姓自仙李,客主龃误龂。 我乐从君游,杨祠谒北阜。 入城更出城,三华硚水浏。 舟拖其里十,藤岭一发■。 会仙真拍厓,漱玉或遗玺。 两亭谁所作,接引佛我诱。 禽舌译客来,古记谓之舄。 土人■烛洞,一扇风䬀飗。 绣球踏蹴鞠,弋缴难收𧣮。 霏霏伞假客,仙羊初平趣。 旁有猫卑伏
【译文】 我到玉华洞游玩,饮酒吟诗作乐。观音像用胡恒之女为妻。世间男子不明白,中乌黑的道。蒲桃与核桃,刚柔并用扫帚。何处木鱼声,七层楼前蓼草。且拾紫色灵芝去,葫芦门罩留着。投壶与登塔,手脚如同我揉。隐隐夜欲曙,一瞥火灭煪。此时心如螴蜳,莫问卯与酉。人生梦有觉,子午穴王鲔。适来春水辰,却看秋月丑。四更渐五更,半轮隙光受。忽悟诗云葩,月出歌舒忧。五色需与卿,侧趾无底湫。升天色非玄,入地情无愀
【注释】: 关帝庙联:在江西上饶市玉山县,有座关帝庙。庙内挂一副对联:“云石江将疑字浙;风篁岭若误髯苏。”这副对联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王士禛所撰。 云石江:指浙江绍兴的会稽山。 “关帝庙”即“关帝祠”,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而修建的庙宇。 疑字浙:“疑”通“疑”。“浙”古指今浙江省。 风篁岭:指浙江绍兴的会稽山南麓的一座山岭,相传是关羽当年读书的地方,因山上多竹子,故名。 误髯苏
【注释】 七里濑:即“七里濑水”,是长江三峡中的一条支流。 六朝人:泛指晋、宋、齐、梁、陈的文人。 【赏析】 《诗话楼联》是一首嵌有典故的对偶佳作。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入句,使诗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上联“隐钓风分七里濑”,典出南朝宋文帝时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遥望》),此意用为下联之“品诗意到”。诗人以“七里濑”暗喻“池塘”,以“风分”点明“生春”。上句写景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需要结合诗中具体的语言环境作答,如第三句中的“看山”、“话雨”,应理解为:在亭子上欣赏山色,与友人一起谈论山水;第四句中的“慰”字应理解为:安慰、宽慰。 【答案】 译文:我为选地建亭而登上山峰欣赏景色,想与朋友共同畅谈山水之美。 赏析:这是一首登高赏景的小诗。诗人在亭子上欣赏着美丽的山色,想与朋友一起畅谈山水的美景
【注释】 1. 覃溪前辈:指清代文学家覃溪。 2. 粤东金石:广东一带的金石拓片。 3. 清话:清谈,即谈论诗文书画等高雅话题。 4. 酬酢:相互酬答、应对。 5. 蒲牢难迹凫氏铿:蒲牢(pú láo)是传说中的神兽,难以留下足迹;凫氏铿(fú shì kēn)则是指古代传说中鸟名,其鸣声铿锵有韵律感。 6. 窣堵:梵文,意为坚固。 7. 陀罗呗(bó):印度佛教音乐,此处借指石刻文字的音韵美感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石君的来信后,写的一首和韵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五月十四日得石君自清风店寄诗明日逆之广宁门外和韵持示闻声思尔迟榆毂隔夕濂汘路如沐得书子憩清风骑呼群我趁卢沟鹜江南去已五年忆山右归仍千里目固知誓已甘苋藜未免看人苦棰朴奉盈自料不丧七竭诚人说能求牧天教车马役休休日向陔除光昱昱握手今朝喜动眉触绪中年痛入腹殷勤须惜雨兼风阅历都平笑与哭官共还乡且复佳老始读书不亦恧庭中草木君当歌郊迓
让我们逐一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1. 诗句: 江南山山曰莲华。 译文: 江南的山峰如同莲花一样美丽。 2. 诗句: 九华华开瓣乱放,余者一片或一丫。 译文: 其他的山花开放时,有的像花瓣散落,有的像树枝般生长。 3. 诗句: 歙莲华峰得莲性,一茎通理抽天葩。 译文: 在歙县的莲华峰上,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莲性的特质,那一株植物就像是从天空中抽出的花朵。 4. 诗句: 清风推我石楞寸
清代诗人方彦珍,字静云,号岫君,仪征人,幼从父读,七岁时即能解四声,长工吟咏,其《有诚堂诗集》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关于方彦珍的生平、诗歌成就及其影响的具体介绍如下: 1. 个人背景:方彦珍,号岫君,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字静云。他的出生地为仪徵,这一信息对于了解其地域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他不仅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诗词
史梦兰是清代诗人,字香崖,出生于1813年,卒于1898年。 史梦兰出身于明万历年间的名门望族,祖籍江阴,后迁居于乐亭西南乡大港。史梦兰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举人,但最终未能赴任。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京畿危急,史梦兰招募乡勇团练,保卫家乡,并在事平之后获得朝廷的五品衔奖励。同治八年,他参与编纂了《畿辅通志》和校刊了《畿辅丛书》,但以母亲年迈为由拒绝了朝廷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