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诗句解析

  1. “题竹石牧牛”: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牧童图。“题”指的是在竹石上题写,即作画或书写。”竹石”通常指竹子和石头,这里可能是作者对某物的描述或者比喻。“牧牛”则表明这是关于牧童与牛的故事。整体来说,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牧童在竹林边放牛的场景。

  2. “野次小峥嵘”: “野次”意指野外的地方。“小峥嵘”形容地形不平坦,有山丘或丘陵起伏。这句话可能描绘的是一片开阔而稍带复杂地形的自然环境。

  3. “幽篁相倚绿”: “幽篁”指的是深绿色的竹林,“相倚”意味着相互靠近。这里的“幽”强调竹子的静谧和深邃,而“绿”则传达出清新自然的色彩感。整句诗表达了竹林中的生机与宁静之美。

  4.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阿童”是对小孩的亲昵称呼,“三尺棰”指的是儿童用来驱赶牛群的木棍,长约三尺。“御”是驾驭的意思。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个小孩用他的木棍来控制一头老牛,表现出孩童的天真和对自然的敬畏。

  5.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石吾”是对岩石的亲昵称呼,这里强调对岩石的喜爱。“勿遣牛砺角”则是提醒人们不要让牛去磨擦岩石使其破裂。这句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

译文

在野外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
那头小牛只有三尺长的小棍,用来驱使它,让它安静地吃草。
我对这岩石特别喜爱,请不要让它因为牛蹄的践踏而受损。
如果让牛去磨擦岩石,可能会破坏它的完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情趣的田园牧童画面。诗中的“阿童”“石吾”等词汇充满了亲切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同时,通过对比牛和牛的“老觳觫”(即年老体弱)和“阿童”,诗中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待自然应当持有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