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诗句翻译:The Luofu Mountains are a source of spring in all seasons; the lychee and mangoes come one after another in newness. Every day, I eat three hundred grapes, so I can’t mind living here as a resident of Guangdong.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如春,卢橘杨梅相继更新。每天吃掉三百颗荔枝,不妨长期成为岭南人。

注释:罗浮山:位于广东省东江北岸的增城、博罗、河源等地之间,绵延百余公里。卢橘:与橘相似,皮经久变黑,故名(卢,黑色)。但苏轼指为枇杷。次第:依次,顺序地。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食荔枝》的第二首。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描绘罗浮山下四时之春的景象,以及卢橘杨梅的相继更新,展现了岭南地区的自然美景和丰饶物产。接着,他以“日啖荔支三百颗”这一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岭南美食的喜爱和满足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岭南风土人情的留恋之情。然而,诗中的“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句,则体现了苏轼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岭南生活的向往,又有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既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在人生路上的无奈与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