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韩国、魏国不能单独抵挡秦国,但天下的诸侯国可以利用它们来防御西边的国家。所以不如厚待韩国,亲近魏国来排斥秦国。这样,秦国人也不敢越过韩国、魏国来窥视齐、楚、燕、赵等国,而齐、楚、燕、赵等国就可以在中间得以自保了。利用这四个没有战争之国的力量帮助韩国、魏国对抗秦国,使韩国、魏国没有了东顾之忧,而可以全心全意地抵抗秦国的进攻。将这四个国家交给秦国去处理,而让其他四国在内部得到休息,暗中帮助它们,如果这样,就可以抵挡住无穷无尽的进攻了。那些贪恋土地尺寸之利的秦国人,背弃盟约,自相残杀,导致秦国军队还没有出动,天下诸侯就已经陷入困境了。直到最后,秦国人才有机会乘机攻打他们,不也是令人悲哀的吗?

注释:

  1. 韩、魏:指韩国和魏国。韩:韩国,战国七雄之一,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魏:魏国,战国七雄之一,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2. 天下之诸侯:指天下所有的诸侯国。
  3. 藉之以蔽其西:藉以作为屏障保护它的西部。
  4. 莫如:没有比……更好的。
  5. 厚韩亲魏:厚待韩国,亲近魏国。
  6. 摈秦:排斥秦国。摈:排斥的意思。
  7. 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越过韩国和魏国去窥探齐国、楚国、燕国、赵国等国。
  8. 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因此可以在其中得以保全。
  9. 佐当寇之韩、魏:援助抵御侵略的韩国和魏国。
  10. 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为国家出力,与秦国军队抗衡。
  11. 四无事之国:这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
  12. 佐当寇之韩、魏:援助抵御侵略的韩国和魏国。
  13. 二国委秦:两个国家交给秦国去处理。
  14. 而四国休息于内:而使另外的四个国家得到了休憩。
  15. 阴助其急:暗中帮助它度过难关。
  16. 若此:像这样。
  17. 贪疆埸尺寸之利:贪图土地尺寸的利益。疆埸:边界,引申为边境。
  18. 背盟败约:违背盟约。
  19. 自相屠灭:自相残杀。
  20. 秦兵未出:秦国的军队尚未出动。
  21. 天下诸侯已自困矣:天下的诸侯已经陷入困境了。
  22. 至使秦人得伺其隙:终于使得秦国人找到机会。
  23. 取其国:攻取其他国家。
  24. 可不悲哉:难道不悲哀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韩国、魏国处境的描述和对秦国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厚韩亲魏以摈秦”的策略,即加强友好关系,孤立敌人,从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思想。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各国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和后果。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之间关系和外交策略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