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郊寒重勒春迟,消息如今尚未知。
只是垂杨最先得,每朝来觅向东枝。
【注释】
探春:指初春二月的梅花。“豳郊”即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因周文王曾于此地打猎而得名。“寒重勒春迟”句,意谓春天虽已来临,但气候仍然寒冷。“消息”句,意谓春天的消息尚不可知。“垂杨”句,意谓杨柳先于其他树木发芽,故每朝来觅东枝。“寻”是寻找的意思。这句是说,垂杨最先发芽了,每天清晨都到河边去寻找向东的枝条。“寻”,找。“东枝”,指向阳的树枝。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人以“探春”为题,描绘了一幅早春风光图:虽然已是早春二月,但天气依然寒冷,人们还穿着厚厚的衣服,所以“豳郊寒重勒春迟,消息如今尚未知”。而这时,垂柳已经率先发出了嫩芽,并且开始发芽生长,于是,人们纷纷来到河边,寻找那些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枝条。
诗中以“探春”为题,实际上也是对早春时节的生动描绘。首句写天气严寒,人们穿得厚衣,所以春天迟迟不到;次句写垂杨先发新芽,所以人们早早地来到河边寻找。两句紧扣“探春”二字,写出了早春季节的特点。三、四两句则进一步写早春景象,用“只是”、“每朝来”、“寻向东枝”等词语刻画出人们急切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景。
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