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叶寒清粟粟黄,何年月斧落吴刚。
秋风误到人间世,幽壑难藏天上香。
渺立尘氛群玉府,独餐沆瀣碧云乡。
生来不并凡红紫,合在蟾蜍砚滴旁。
【注释】
木犀:桂花。
粟粟:形容桂花米粒般细小。
何年月斧落吴刚:传说中吴刚砍伐桂树,月宫的桂树永远长不倒,他要用斧子把桂树砍倒,但桂树又重新生长,于是吴刚就一直在月宫里修树,永远也砍不倒。
幽壑难藏天上香:月亮里的桂花香气浓郁,难以隐藏。
渺立尘氛群玉府:在尘俗中独自矗立,就像玉帝的府邸一样。
沆瀣:指露水,比喻桂花的清香。
生来不并凡红紫:桂花天生就与众不同,不像普通的花卉那样娇艳,而是素雅高洁。
合在蟾蜍砚滴旁:在月亮上的蟾蜍砚滴旁边,即在月宫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桂花为题,赞颂桂花的清高、素雅。首联写桂花的颜色与香味,颔联写桂花与月宫之景相映成趣,颈联写桂花的孤独,尾联则表明了作者对桂花的看法。全诗意境清雅,格调高雅,是一首难得的咏物佳作。
首句“叶叶寒清粟粟黄,”描写了桂花的颜色:树叶是绿色的,花瓣则是淡黄色的。“寒清”二字,既写出了桂花的颜色,又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何年月斧落吴刚。”描绘了桂花的坚韧与顽强。吴刚被玉皇大帝罚到月宫,每天都要砍伐桂花树,但他却总是砍不倒桂花树。这一句既是对吴刚的赞美,又表现了诗人对桂花的欣赏之情。
第三句“秋风误到人间世,幽壑难藏天上香。”进一步描绘了桂花的特点:桂花在秋天盛开,香气四溢,飘散到人间。即使身处幽深的山谷之中,也无法将桂花的香气隐藏起来。这一句既表现了桂花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渺立尘氛群玉府,独餐沆瀣碧云乡。”描写了桂花的孤傲和清高。它独自屹立在尘世之外,仿佛置身于玉帝的府邸之中;它的香气清新脱俗,仿佛来自碧云仙境般的地方。这一句既表现了桂花的独立与自信,又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第五句“生来不并凡红紫,合在蟾蜍砚滴旁。”则表明了诗人对桂花的看法。他认为桂花天生就与众不同,不同于那些娇艳的花朵;它在月亮上独自生长,与蟾蜍砚滴相得益彰,成为月宫里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又表达了他对桂花的敬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咏物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