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崎岖天一握,俗子追奔蜗两角。
先生宴坐心平夷,矮屋打头甘寂寞。
手提老笔挟霜气,合上蓬山直延阁。
高人乃亦主簿耳,往往胸中自丘壑。
银钩宝唾俱入妙,令我见之生踊跃。
日酣昨暮春睡浓,柳外叩门谁剥啄。
一书自直十从事,况有骊珠光错落。
风檐急转百回读,花草愁深颜色薄。
放余许出半头地,未敢以信而以怍。
譬如驽骀受刷饰,金环压辔青丝络。
猗那清庙吁已远,下里巴词可无作。
候虫鸣秋鸟鸣春,美恶则殊俱自乐。
焚香危坐试品藻,颇亦敢言余论确。
公诗虽淡朱弦清,我诗虽雅黄钟浊。

【注释】尘世:指世俗。崎岖:曲折不平,比喻人生道路不平坦、不顺利。天一握:指天地间只有一把。蜗两角:蜗牛的两个角。先生:这里指作者自己。矮屋打头甘寂寞:矮小的房子前面是山,后面是湖,所以感到孤单寂寞。老笔:年老的文笔。合上蓬山直延阁:蓬莱仙境的图书都在书架里。蓬山:指蓬莱仙境,即传说中的仙山。直延阁:在书架里直直地放。高人:有学问的人,诗人自谦。也:副词,也是。主簿:县令的辅佐官。往往:常常。胸中自丘壑:胸中有山水画卷。银钩宝唾:形容字写得漂亮。银钩,比喻好的书法;宝唾,比喻好的文章。生踊跃:使我高兴得跳起来。日酣:白天睡得很深。昨暮春睡浓:昨天傍晚睡得很沉。柳外叩门谁剥啄:门外敲着门,不知是谁。一书自直十从事:一本书可以抵得上十个人的努力工作。十从事:十个从事人员或办事员。况有骊(lí)珠光错落:何况还有像骊山产的美玉那样灿烂夺目的东西。骊珠:指珍珠,美玉的一种。错落:错落有致。风檐急转百回读:在风檐下急转,读了好几遍。百回:百次。花草愁深颜色薄:花草的颜色已经很淡了,但是还显得生机勃勃。许出半头地:勉强能走出半步。未敢以信而以怍(zuò):不敢轻易相信别人,也不敢随便责备别人。驽(nu lu)骀(dá):劣马。受刷饰:受到打扮。金环压辔(pèi)青丝络:用金环装饰车把,用绿色的丝绳束住马缰。猗那(qīnǎ)清庙吁已远,下里巴(bā)词可无作:美好的古代文化已经远去,民间的歌谣也可以不要创作。猗那(qīnǎ):美好的样子。清庙:古代帝王祭祀时在明堂演奏的音乐,此处借指古代文化。吁已远:已经远去。下里巴(bā)词:民间歌谣。可无作:不需要创作。候虫鸣秋鸟鸣春:秋天的虫子叫和春天里的鸟儿叫。侯(hòu):同“候”。鸣:叫。美恶:美好与丑恶。则殊俱自乐:无论好坏都各自快乐。焚香危坐:点着香,端端正正坐着。试品藻:尝试品味诗文的好坏。颇亦敢言余论确: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公诗:别人的诗。公诗虽淡朱弦清,我诗虽雅黄钟浊:《诗》里有句:“朱弦更清风。”意思是《诗经》的音调虽然很清纯,但朱弦却并不因此就更加清脆。《诗序》说:“《关雎》、《麟趾》之风,足以动心;《鹊巢》、《驺虞》之德,足以发兴;……《桑扈》,淫泆之诗也;《鹊巢》,好色之诗也。”意思是孔子认为《关雎》这样的诗,即使音调很轻快,但并不因此而使人心荡神摇;《桑扈》这样的诗,即使内容淫乱,但也并不因此而让人产生邪念。《诗序》认为,《关雎》这样的诗,其音调虽然清淡,但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桑扈》这样的诗,其内容虽淫荡,但其音调却并不因此而使人沉迷其中。黄钟:黄金钟,古代五音之一,代表中正平和之声。《诗序》:“《大雅》曰:‘于乎,前王不忘!’君子之志于道也。故作《诗》者之本意,不敢以文害辞,以语害意,盖《诗》之为教多矣:温柔敦厚,而不愚;哀怨动人,而不逾;复归于好修,不淫其志,以至诚感之,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全篇写自己与朋友刘簿的交往,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首句开门见山,指出诗人所处的环境十分艰难,但诗人仍保持平常心态,不为外界所动。中间六句写与朋友刘簿交往的情景。第二句“先生”二字,表明诗人与刘簿的身份地位相同,都是读书人。“宴坐心平夷”一句,说明两人都是闲居无事,过着平淡的生活。“矮屋”二句,写诗人生活条件艰苦,但并不因此影响他的心境平静。“手提老笔”三句,写诗人在友人面前谈笑风生,表现出一种豁达胸怀。最后两句写诗人因友人的到来而心情愉悦,并由此想到古人的一些事。末二句写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不因私情而损害公事,也不因私人关系而贬低自己。“放余许出半头地”一句,表明自己要有所作为的决心。“未敢以信而以怍”,既表示谦虚,又表明自己做事是有把握的。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诗中首先表达了自己身处艰难的环境中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然后写与朋友刘簿的交往情景,最后以自己的为人处世准则来勉励对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