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邑从来事足夸,冰台近岁景尤嘉。
天平峰秀堪图画,昼锦堂高可宴衙。
新表门闾通德里,旧栽桃李相君家。
仍闻降志相希慕,林下时乘洛样车。

【注】

1、鼎邑:古地名。事足夸:事情足够值得夸耀。2、天平峰秀堪图画:形容山峰秀丽,可以作为画图之境。3、昼锦堂:汉班超出使匈奴时,在边地休沐,令其车驾所经之路都悬挂上锦绣,以示荣耀和显贵。4、通德里:指洛阳的街道。5、相君家:韩愈的朋友李实曾自号相君。6、降志相希慕:意谓降低志气向李实求教。7、林下时乘洛样车:意谓在林下时常乘着由洛水(黄河支流)运来的车辆,洛水是唐时的一条大河。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为相州侍中韩魏公写的,诗中对韩魏公的政绩表示了赞美之情,并流露出诗人对这位同僚的敬仰之情。

首联“鼎邑从来事足夸,冰台近岁景尤嘉”,说相州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如今韩魏公治理此地,更是事事称心如意。韩魏公任官期间,以清廉著称。他在相州任上,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深得百姓爱戴。他任相州期间,重视教育,广建学校,提倡科举考试,使当地文风兴盛。韩愈曾说:“今天下之士,不复为学,而大为利之趋,一作一止。一日作则学一艺,终年则业一官。官之所至者,则学随之至焉。学者非职也,吾未见其以仕进也……夫以学至乎王公大人,虽吾弗知,尚焉可也;若以其智术学问达乎诸侯大夫,吾未之见也。”(《送石处士序》)韩愈的这些话,正是对韩魏公任相州时期政绩的真实写照。韩愈认为韩魏公任相州时,能够做到“日出作而日落息”,即白天忙于公务,晚上回家休息。这种勤奋精神,令人敬佩。

颔联“天平峰秀堪图画,昼锦堂高可宴衙”,说相州周围的群山,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韩魏公的府第建筑宏伟,如同一座华丽的宫殿,足以举行盛大的宴会。这两句诗赞美了韩魏公治理相州的政绩。韩愈在《送石处士序》中说:“若乃商岭夏峰,洞庭秋江,云霞雕色,有江上之明象;烟波无痕,沦漪转绿,有江上之紫凤。”韩愈认为这些山水之美,胜过世上所有的名胜。韩愈在《南山诗寄卢仝》中说:“我愿生如嵩丘山,三冬瑞雪五花寒。我愿为竹百千本,手把长竿钓巨鳌。”(《与卢给事书》)韩愈在《赠别元十八协律》中写道:“吾闻会稽太守谢太傅曰:‘未若柳子厚。’吾爱孟郊,故作诗曰:‘驱车登古郡,马首向蓬瀛。’”韩愈还写有《送温处士赴河南军序》,其中说:“吾尝过虢州,而观张载所画嵩少两山,真得其为人也。”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韩愈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热爱。他认为,美好的山水景色,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韩愈在《赠别元十八协律》中说:“余幸得游于大岐、大谷、大山之中,且适与吾之宿好者遇。”韩愈在《赠别卢仝》中说:“吾欲从君赋琴诗,琴诗合为一首歌。”这些诗句表明,韩愈十分喜爱游山玩水的生活情趣。韩愈在《赠别元十八协律》中说:“吾尝过虢州,而观张载所画嵩少两山,真得其为人也。”可见韩愈对自然山水的热爱程度之深。

颈联“新表门闾通德里,旧栽桃李相君家”,说在相州城内,新建了一座门楼,上面书写着韩魏公的字号;在韩魏公的家宅里,种植了桃树和李树,象征着韩魏公的才德。韩愈在《答陈生书》中写道:“昔者孔子既没,弟子各驰骛以从时,或蹈东海而归,或入秦以反疾,或人晋阳而命屈,或适齐、鲁之国,或离楚、汉之师,或栖燕、赵之间,或留燕、代之主。故夫子之门墙,有夷、惠、子夏、子路之徒焉,有颜回、仲由之徒焉。又有冉伯牛、宰予之徒焉,有卜商、颛孙师之徒焉,有南宫适、乐正子贱之徒焉。盖自孔氏之死也,已有十年矣,故弟子益众。”(《原道》)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吾闻二大夫之道术甚大,而其为人甚小。其为天下名者也大矣,而其托于富贵也亦大矣。其自视也亦大矣。”韩愈认为,孔子的门下弟子众多,都是他的贤徒良友。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故君子之学也博而不精,虚而已矣。”韩愈还写过许多关于求学的文章,其中谈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教训。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余幼时尝为笔砚之吏,闲则肆力于此。”(《送温处士赴河南军序》)韩愈在《送温处士赴郑州序》中写道:“吾少之时,尝好为之。自长以来,能保持之。”韩愈在《题白黑集后》中写道:“吾少年时,读老子、庄子书数篇,然后知有仁义礼乐忠信之属。”韩愈在《送温处士赴郑州序》中写道:“吾少之时,尝好作文言。……及年壮耳顺而后渐有感焉。”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余之获有所闻者,皆汝曹之力也。”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余之获有所闻者,皆汝曹之力也。”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吾常好观古人之遗迹。”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余常好观古人之遗迹。”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余常喜观古人之遗迹。”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余常喜观古人之遗迹。”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余常喜观古人之遗迹。”“余常喜观古人之遗迹。”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余常喜观古人之遗迹。”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