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广文博士老郑虔,才名四十寒无毡。又不见汉阳计吏赵明叔,文章不如一囊钱。
胸中道腴五味足,外虽枯槁中芳鲜。不妨止有书一束,索米未肯侏儒贤。
平生固用笔耕尔,行发墨颖收丰年。会当少见会稽绶,勿嗟已卖琅琊田。

【注释】明仲:刘明仲。毛某:指县令毛君。乞诗:请诗人题诗。聊作一首:姑且吟诗以作答谢之意。广文博士:官名,掌修撰史书、整理群书及教授生徒等事。老郑虔:指唐代郑虔,字不详,广文博士,曾为开元宰相宋璟的女婿。四十:四十岁时。才名:才能和名声。四十寒无毡:指郑虔四十岁后没有显赫的声名。汉阳计吏:指赵明叔。汉阳,郡名,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西南汉水之滨。计吏:古代负责征收租税的官吏。文章不如一囊钱:指赵明叔的文章并不如其收取的租税那么多。道腴五味足:言胸中的才情如同五味俱全的食物一样丰富。道,道义;五味,这里指人的才德。外虽枯槁中芳鲜:外表看起来枯槁,但内在却有芬芳的才华。止有书一束:只带一本书。索米:索取米粮。未肯侏儒贤:不肯像小人那样卑躬屈膝以求得显达。行发墨颖:指自己勤学不倦,笔耕不息。会稽绶:指高官的印信。琅琊田:指赵明叔所居之官田。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之邀而写的一首七绝。诗人在开头即用郑虔和赵明叔两人的身世遭遇,表明了对仕途的看法。他既认为他们二人都是“才名四十寒无毡”,也认为他们二人都“胸中道腴五味足”和“外虽枯槁中芳鲜”。这两句既是写人也是写诗,既写郑、赵二人的一生经历,也是写他们的为人和诗品。接着诗人又用“不妨止有书一束”,来表示自己虽无显达之机,但仍能勤学不辍,笔耕不息的态度。最后两句是说,虽然自己不能像郑、赵二人那样显达于时,但他仍会像郑、赵一样,用自己的才华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此诗表现了一种不慕权贵,不求名利,但求真才实学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