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高士,仁义偃王裔。
家山辟幽坡,手取香草艺。
秋至有黄华,采采满衣袂。
客来酒盈尊,诗出语惊世。
无心学渊明,偶与渊明契。
静者年自长,颓龄不须制。
高怀耻独乐,地远人罕诣。
丹青写佳境,有目皆可睨。
吾家鲜鲜径,荒芜屡经岁。
儒冠误此身,挂之公得计。

题徐致政菊坡图

南方有高士,仁义偃王裔。

家山辟幽坡,手取香草艺。

秋至有黄华,采采满衣袂。

客来酒盈尊,诗出语惊世。

无心学渊明,偶与渊明契。

静者年自长,颓龄不须制。

高怀耻独乐,地远人罕诣。

丹青写佳境,有目皆可睨。

吾家鲜鲜径,荒芜屡经岁。

儒冠误此身,挂之公得计。

赏析:这首诗是徐致政对菊花坡的赞美之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菊花坡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魅力。

首句“南方有高士,仁义偃王裔”,诗人以高士的高尚品格为引子,引出了菊花坡的主人——一位仁义之士,他来自古老的王族后裔。这一描述不仅赋予了菊花坡主人高贵的身份地位,也暗示了菊花坡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接下来的诗句“家山辟幽坡,手取香草艺。”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坡的自然风光和主人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香草的精心培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品味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菊花坡主人高雅的生活方式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又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至有黄华,采采满衣袂。”这里,诗人用丰富的色彩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黄色的菊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诗人还巧妙地将这种美丽的景色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五、六句中,诗人又描绘了客人的到来和自己饮酒作诗的情景。“客来酒盈尊,诗出语惊世。”在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客人的到来和自己饮酒作诗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的豪放性格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这也暗示了菊花坡主人的才华横溢和与众不同的气质。

诗人又表达了自己无意于学习古人的思想境界,只是偶尔与古人产生了共鸣。“无心学渊明,偶与渊明契。”这里的“渊明”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诗人通过与他的共鸣,表达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追求个性的态度。

最后两句“静者年自长,颓龄不须制。高怀耻独乐,地远人罕诣。”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乐趣的追求。他认为只要内心保持宁静和高尚,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不会感到孤单。这种思想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菊花坡的独特魅力和主人的独特气质。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成功地捕捉到了菊花坡的美景和主人的精神风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人生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