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藻井仰窥尘漠漠,青灯对宿夜沈沈。
扁舟过客十年事,一梦此山愁至今。

诗句解读

第一首

  • 京岘城南隐映深: “京岘”可能指的是北京的某个地名,“城南隐映深”描绘了竹林寺隐藏在城南深处,难以寻觅的情景。

  • 两牛鸣地得禅林: “两牛”在这里可能是指寺庙中饲养的牛,而“得禅林”则表示这些牛与寺庙中的修行生活紧密相连。

  • 风泉隔屋撞哀玉: “风泉”指寺庙中的自然声音,“隔屋撞哀玉”形容风吹过竹林的声音如同敲击着玉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竹月缘阶贴碎金: “竹月”指的是月光下的竹子,“缘阶贴碎金”形容月光照射在台阶上,使台阶像撒上了碎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 藻井仰窥尘漠漠: “藻井”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这里指的是天花板上的图案,“仰窥尘漠漠”形容抬头仰望藻井时,感觉上面的灰尘弥漫。

  • 青灯对宿夜沈沈: “青灯”指的是青色的灯笼,“对宿夜沈沈”形容夜晚点着青灯读书,四周安静、昏暗,时间过得很慢。

  • 扁舟过客十年事: “扁舟”指的是小船,“过客”指的是旅行的人,“十年事”表示已经过去十年,暗示着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 一梦此山愁至今: “此山”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地方,“愁至今”表示这种愁绪一直持续到现在。

    译文

    京岘城南深藏,两牛在地鸣声中寻找禅意。
    风吹过竹林,发出如玉撞击声;月光洒落在台阶上,闪烁着碎金。
    抬头看藻井,尘世的喧嚣似乎被遗忘;夜晚读书,青灯下的时光静悄悄。
    小船载着过客,回忆过去的十年;梦里的这片山水,至今仍让人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竹林寺的独特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