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明主眷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
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
茅檐坐隔云千里,柏垄初抽翠一寻。
东望泫然知有寄,但疑公岂久分襟。

【注释】

才高明主眷方深:才高志远,得到明主的厚爱。

属郡闻风自革心:属地听到消息后自然改变态度。

闾里不须多按治:乡村百姓不必多加治理。

山川从此数登临: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可以经常去游玩赏景。

茅檐坐隔云千里:茅草屋檐下坐着,隔着千里云雾。

柏垄初抽翠一寻:柏树林中刚刚长出新芽,一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东望泫然知有寄:向东望去,感到悲伤,知道有人思念自己。

但疑公岂久分襟:但是怀疑您不会长久分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别为题,却并不直抒胸臆,而是写送别时的情景与感受。全诗四句,每句都是一幅图画,一幅画面又都包含一个故事。

“才高明主眷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首联两句,点明吴龙图被任用的原因。“才高明主眷方深”,是说吴龙图的才能和品德很高,受到上司的重视和信任;“属郡闻风自革心”,是说下属听到了消息后自然改变态度。这里用了反衬手法,通过下属的态度变化来突出主人公的受重用。

“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颔联两句,描写了吴龙图上任之后的景象。“阊里不须多按治”,意思是说乡村百姓不需要多加治理;“山川从此数登临”,意思是说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可以经常去游玩赏景。

“茅檐坐隔云千里,柏垄初抽翠一寻。”颈联两句,描绘了吴龙图在任上的美好形象。“茅檐坐隔云千里”,形容吴龙图身处高位却不居功傲人;“柏垄初抽翠一寻”,比喻吴龙图政绩卓著,功绩显著。这两句既写出了他身在高位却不骄不躁的性格,也表现出他对老百姓的关怀和爱护。

“东望泫然知有寄,但疑公岂久分襟。”尾联两句,表达了吴龙图对友人的留恋之情。“东望泫然知有寄”,意思是说向东望去,感到悲伤,知道有人思念自己;“但疑公岂久分襟”,意思是说只是怀疑朋友会不会长久地离别。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吴龙图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而富有哲理,既表现了吴龙图的才貌双全和政绩卓越,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