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山林姿,羽毛何璀璀。
鸣声应律吕,唯有知者爱。
都门市井儿,谁玩汝文采。
应须锁樊笼,勿受丸矰害。
【注释】
信陵坊:古地名,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笼山乐官:即笼山宫乐官,古代宫廷的歌舞艺人。
万里山林姿:形容鸟的羽毛美丽如山林。
羽:羽毛。
璀璀:光彩夺目的样子。
鸣声应律吕:指鸟儿的鸣叫声与音律相和。律吕:古代音律名,指音律高低、长短、清浊。
唯有知者爱:只有有见识的人才能欣赏。
都门:京城的大门。
市井儿:街巷中的人。
谁玩汝文采:你们这些街头巷尾之人,又怎敢玩弄我的羽毛?
樊笼:关鸟兽用的笼子。
丸矰(zēnɡ):用弹弓射箭的器具。
害:伤害。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信陵坊偶遇笼山乐官时所作,表达了对笼山乐官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
首句“信陵坊有笼山乐官”,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地点。“信陵坊”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是诗人的故乡。而“笼山乐官”则是笼山宫乐官的简称,指的是笼山宫里的歌舞艺人。诗人在这里通过描绘笼山乐官的美丽羽毛和动人音乐,来表达自己对这些乐官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两句“万里山林姿,羽毛何璀璀”,进一步描绘了笼山乐官的美丽羽毛。诗人将笼山乐官比作万里山林中的一位仙子,用“姿”来形容她的外貌,用“璀璀”来形容她的羽毛色彩斑斓、光彩夺目。这既表现了笼山乐官的美丽形象,也体现了诗人对她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鸣声应律吕,唯有知者爱”,则转入对笼山乐官歌声的描绘。诗人认为,笼山乐官的歌声与音律和谐,只有有见识的人才能欣赏她。这里不仅赞扬了笼山乐官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只有有见识的人才能欣赏艺术。
诗歌的后半部分却出现了一个转折:“都门市井儿,谁玩汝文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笼山乐官命运的担忧。笼山乐官虽然才艺出众,但却被囚禁在笼子里,不能自由地展翅高飞。诗人通过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人只看重笼山乐官的外在美,而忽视了她的内在才华和自由精神。这种观念在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甚至成为了一种风气。
最后两句“应须锁樊笼,勿受丸矰害”,则是诗人对笼山乐官的忠告和期望。诗人希望笼山乐官能够挣脱束缚,自由地展翅高飞。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试图捕捉笼山乐官的陷阱,不要受到他人的伤害。
这首诗通过对笼山乐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一些人只看重外表美,而忽视了内在才华;一些人试图捕捉笼山乐官以谋取私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警惕和改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