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
穷囚破屋正嗟欷,吏兵操舟去复出。
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
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亡逃。
尔来贼盗往往有,劫杀贾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

【注释】

  • 收盐:指征收食盐税。
  • 比栉:比喻密集,这里形容官府频繁地派人前来。
  • 穷囚破屋正嗟欷:形容贫困的人在破旧的房子中唉声叹气。
  • 岛夷为生今独劳:岛上的人们为了生存而辛勤劳作。
  • 不煎海水饿死耳:意思是说,海水再怎么蒸发、沸腾,也比不上人被饿死来的快。
  • 谁肯坐守无亡逃:意思是说,谁愿意像看守一样坐着不动呢?
  • 贼盗往往有:盗贼经常发生。
  • 劫杀贾客沈其艘:意思是说,商人被抢劫后沉船。
  • 一民之生重天下: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生计关系到整个天下的安危。
  • 君子忍与争秋毫: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忍耐一下,不要和这些小事计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盐商行》。诗中描绘了盐商们因税收繁重而陷入困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从“收盐”开始,作者描述了官府频繁派人前来的情景,以及海中的盐场因为税收的原因变得稀少,盐商们不得不面临困境。这里的“比栉”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官府派人如织般密集的场景,显示出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诗人通过描述穷困的居民们在破败的房屋中叹息,进一步揭示了税收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这里的“嗟欷”一词,表达了居民们的无奈和悲伤。

诗人转向海洋,指出岛屿上的人们为了生存而辛勤劳作,但他们的努力却无法改变命运。这里的“为生”一词,表达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下依然坚持生活的决心。

诗人提到盗贼常常发生,商人因此受到损失。这里的“劫杀贾客沈其艘”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盗贼的猖獗和商人的损失,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激化。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说,一个人的命运关系到整个天下的安危,而君子应该忍耐一下,不要和这些小事计较。这里的“一民之生重天下”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盐商们的困境和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