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人间举眼尽堪悲,独在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红房紫莟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如下: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 登鹳雀楼:即登上鹳雀楼(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此为鹳雀楼之名最早见于记载于《太平寰宇记》。
- 白日依山尽:太阳落山时,它依傍着群山渐渐落下。
- 黄河流域:古代黄河中下游流域一带。
- 欲穷千里目:想要看得更远一些。
- 更上一层楼:在鹳雀楼上再往高处走一层。
- 白日依山尽:太阳落山时,它依傍着群山渐渐落下。
- 黄河入海流:黄河水流入大海。
- 欲穷千里目:想要看得更远一些。
- 更上一层楼:在鹳雀楼上再往高处走一层。
译文:
太阳渐渐地落山了,只留下连绵起伏的远山;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要想看到那千里以外的风景,那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鹳雀楼上俯瞰黄河和远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图,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壮观。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表达了他希望看到更广阔视野、更深层次的情感。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思想,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