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时来不自由,相逢相别欲何尤。
韦皋况有三年约,陶谷端非一日谋。
残角为谁惊晓梦,远山多事惹春愁。
故园又作骊驹赋,尚幸持觞为劝留。

诗句原文:

春日有感示魏定父

聚散时来不自由,相逢相别欲何尤。

韦皋况有三年约,陶谷端非一日谋。

残角为谁惊晓梦,远山多事惹春愁。

故园又作骊驹赋,尚幸持觞为劝留。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人们在春季时节因各种原因而聚散离合的感慨和无奈,以及春天带给人们的忧愁和思念之情。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心理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

“聚散时来不自由,相逢相别欲何尤。”表达了人生中聚散无常,离别时难免要面对种种不舍与困惑。这里的“聚散”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也象征着自然界中万物生长与凋谢的自然规律。“相逢相别”则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喜怒哀乐,既有相聚的喜悦,也有离别时的悲伤。

“韦皋况有三年约,陶谷端非一日谋。”通过提及韦皋和陶谷这两个历史人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承诺的变迁。韦皋与陶谷的故事可能象征着友情或爱情的承诺,而这种承诺在时间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短暂。这不禁让人反思,在人生的长河中,哪些承诺能够经受住岁月的洗礼?

“残角为谁惊晓梦,远山多事惹春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晨被突如其来的梦境打破的画面,远山的连绵起伏似乎也在诉说着某种未解的忧愁。这里的“残角”可能象征着即将逝去的美好时光,或是某个特定的时刻和记忆。而远处的群山似乎成了情感的寄托,它们在春风中摇曳,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对远方之人的牵挂。

“故园又作骊驹赋,尚幸持觞为劝留。”以故乡为背景,诗人再次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在这里,“骊驹”是一种古代用于祭祀的乐器,常用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之情。诗人借物喻情,通过演奏骊驹之曲,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无尽眷恋。而诗人手持酒杯,试图以酒会友,却依然难以挽留时光,只能寄希望于未来能够重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聚散离合的深刻感悟和对亲情、友情等人际关系的真挚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同时,通过对春天这一特殊季节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