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风樯迅莫追,柳间迟日弄晴晖。
青春已作堂堂去,乌辔何由缓缓飞。
入户呢喃轻语燕,隔林咿轧静鸣机。
谁言四月芳菲尽,萱草葵花觉昨非。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 原诗:”柳外风樯迅莫追,柳间迟日弄晴晖。”
- 注释:”柳外”指的是柳树之外的地方,”风樯”是形容船帆在风中飘扬的样子,”迅莫追”表示无法追赶。”柳间”指柳树之间,”迟日”指的是阳光明媚的午后。
- 译文:柳树之外,风正劲,船帆如飞;柳树之中,太阳斜照,光影斑斓。
第二句:
- 原诗:”青春已作堂堂去,乌辔何由缓缓飞。”
- 注释:”青春”指的是春天,”堂堂去”形容青春远去的样子,”乌辔何由缓缓飞”意味着怎么能够像乌鸦的缰绳一样慢慢飞行。
- 译文:青春已经大步向前,怎能像乌鸦的缰绳那样缓缓前行?
第三句:
- 原诗:”入户呢喃轻语燕,隔林咿轧静鸣机。”
- 注释:”入户”意指进入家门,”呢喃”是形容燕子轻声细语地叫唤,”轻语”强调声音轻柔,”隔林”是指两棵树之间的树林,”咿轧”描述机器的声音,”静鸣机”则是指机器的静默声。
- 译文:燕子轻声地进入家中,隔着树林的鸟鸣也显得宁静而悠扬。
第四句:
- 原诗:”谁言四月芳菲尽,萱草葵花觉昨非。”
- 注释:”谁言四月芳菲尽”意为谁说四月的花朵都已经凋零了。”萱草葵花”指的是忘忧草和向日葵,”觉昨非”表示意识到过去的不同或错误。
- 译文:谁说四月的花都凋零了呢?忘记烦恼的萱草和向日葵让人感到昨日的烦恼已经不复存在。
综合赏析:
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比自然和人的活动来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珍惜。诗人以柳树、风筝和燕子为载体,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以及人类对这美丽景色的享受。同时,诗中的“青春”和“过去”的对比,也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绪,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时光流逝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