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颜华发老书生,来赴公堂宴食苹。
曾预宣和闻喜集,重观乾道计偕行。
绣衣劝驾追前哲,熊轼宾贤继列城。
久矣邦人虚桂籍,正须公等振英声。

鹿鸣宴

苍颜华发老书生,来赴公堂宴食苹。

曾预宣和闻喜集,重观乾道计偕行。

绣衣劝驾追前哲,熊轼宾贤继列城。

久矣邦人虚桂籍,正须公等振英声。

注释

  1. 苍颜华发:形容年纪大,面容憔悴。
  2. 老书生:指年纪较大的读书人。
  3. 来赴公堂:来到官府或官邸参加宴会。
  4. 苹:一种植物,这里指宴会用的水果。
  5. 宣和闻喜集:指宋徽宗时期的一次宴会,其中“闻喜”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物或事件。
  6. 乾道计偕行:南宋淳熙年间的科举考试制度,考生在考中后会一同前往京城,被称为“计偕”。
  7. 绣衣、熊轼: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可能指的是穿着华丽服饰的官员。
  8. 追前哲:效仿前人的美德。
  9. 列城:城墙,这里可能指的是围绕城市的防御工事。
  10. 桂籍:古代用桂花木制成的书签,这里可能指的是科举考试录取的证书。
  11. 振英声:恢复并提高自己的声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年文人参加朝廷宴会的感慨。诗中的“苍颜华发”和“重观乾道计偕行”描绘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事务,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场景。通过“绣衣劝驾追前哲,熊轼宾贤继列城”可以看出,诗人在宴会上受到皇帝及百官的尊重和礼遇,这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久矣邦人虚桂籍,正须公等振英声”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年轻的官员们能够继承前辈的遗志,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表达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