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千里访茅茨,来赴当年一笑期。
白发我徒悲老大,青山君尚记艰危。
夜听高论因忘寐,昼味新诗可疗饥。
冬日迎长殊可爱,何妨去国少迟迟。

【注释】刘元发:即刘禹锡。鄱阳:郡名,今江西波阳。次韵:即用原韵,与原诗押韵相同。杖藜:拄着拐杖(藜,草茎)。

【赏析】《送刘元发归鄱阳》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秋。当时,诗人在夔府,刘禹锡自和州赴官所至,途经夔府,诗人送行。

首联写诗人送刘元发归鄱阳,故地重游。“杖藜千里”二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缘由:“千里访茅茨”写远道而来,“当年一笑期”写今日相逢。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跃然纸上。“白发”句承上启下,写诗人自己年老体衰的感叹;“青山”句承上启下,写朋友仍不忘艰难岁月。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对友情的珍惜。

颔联紧承上句。“夜听高论因忘寐”写诗人夜深还坐听友人谈论政事,“昼味新诗可疗饥”写白天听友论诗可以解忧。这两句以友人之谈为乐事,表明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颈联紧承上句,进一步抒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冬日迎长殊可爱”写冬日阳光温暖,使人感到愉快。“何妨去国少迟迟”写即使离开故乡,也不必太过悲伤。诗人认为离别不必过于伤感,只要朋友间情谊深厚,就不必过于悲伤,表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情怀。

尾联紧承上联,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冬日迎长殊可爱”,希望友人一路顺风,不要有太多的忧伤。“何妨去国少迟迟”,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到达目的地。

这首诗通过送别,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