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兮天寒,壮士醉酒兮歌解颜。螳螂何怒兮辙下,蚁何斗兮穴间,纷扰扰兮谁者则贤。
井方崩兮治隧,屋且压兮雕椽。生则役兮弗系念此,祸至而知悔兮,身忽焉其已死。
陶唐虞夏兮,今则古矣。彼秦且帝兮,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赏析】
此诗作于战国时期,当时秦、赵之间矛盾尖锐,诗人鲁仲连以燕太子丹的使者的身份去说服赵王与秦国讲和。赵胜是赵国的相国,也是鲁仲连此次出使的主要对象。诗中“螳螂何怒兮辙下,蚁何斗兮穴间”两句,借螳臂挡车、蚂蚁争食,暗喻赵胜之辈在强秦面前的无能为力和苟安偷生。而“纷扰扰兮谁者则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赵胜这种苟且图存的态度的强烈不满。
《鲁仲连辞赵歌》全诗如下:
秋风起兮天寒,壮士醉酒兮歌解颜。
螳螂何怒兮辙下,蚁何斗兮穴间,
纷扰扰兮谁者则贤?
井方崩兮治隧,屋且压兮雕椽。
生则役兮弗系念此,祸至而知悔兮,
身忽焉其以死哉。
陶唐虞夏兮今则古矣。
彼秦且帝兮,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注释】
- 秋风起兮天寒:秋风起,天气转凉。天寒即秋寒。
- 壮士:勇士。
- 醉:喝醉酒,指沉湎于酒色之中。
- 歌解颜:歌声高扬,面带笑容。
- 螳螂:螳螂是一种昆虫,前腿可以举起树枝捕杀猎物。这里指那些自以为强大到足以挡住车前的螳螂一样的人。
- 辙(zhé)下:车轮轧过的道路。
- 蚁:蚂蚁。
- 斗:争斗。这里指蚂蚁在洞穴里相互争斗。
- 乱:混乱。
- 贤:指贤明之人。
- 井方崩兮治隧:井水已经干了,正在挖掘隧道来引水。
- 压:压塌。
- 雕椽(chuán):雕花的椽子。
- 系念此:挂念此事。此处应为“念此”,意为考虑这些问题。
- 祸至:灾祸来临。
- 身忽焉其已死:身体突然就会死亡了。忽焉:忽然。已死:死亡。
- 陶唐虞夏:指尧、舜、禹的时代。
- 今则古矣:如今已是过去的事了。
- 彼秦:指当时的秦国。
- 帝:称王。秦始皇自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自称“始皇帝”。
- 蹈东海而死:跳进大海中去自杀。蹈: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