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兮何游,登彼山兮乐天高。弃吾马以取步,降吾车兮足两履。
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曾蹈险之非艰,聊凭高兮下顾。
何所视之乃牛,而独见之如鼠。彼促促者出其下兮,曾其身之非伛。
吁嗟徂兮,离娄之死则已。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
山高兮崔嵬,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趋前行而就挽,笑顾后使推之。
彼游者谁兮,何以子之车来。

山中词(其三)

王令

山中兮何游,登彼山兮乐天高。弃吾马以取步,降吾车兮足两履。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曾蹈险之非艰,聊凭高兮下顾。何所视之乃牛,而独见之如鼠。彼促促者出其下兮,曾其身之非伛。吁嗟徂兮,离娄之死则已。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

注释:

在山中游玩,攀登那座山峰,心情畅快。

放弃骑马改用步行,放下车辆只带双脚行走。

走在石头铺成的山路上旁边行走,树木挡住了上方只能俯视。曾经踏足过危险的山路并不觉得艰辛,现在只是依靠高处向下观望。为什么只看到牛呢?却只见到老鼠般小的自己。那些小小的生物从你脚下经过,你却已经驼背了。唉声叹气的告别吧,如果离娄死了,那就结束了。古代人不比较长短高低啊,为什么唯独计较高低上下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游览时的情景和感受。首句“山中兮何游”,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游玩的好奇和兴奋。接着,诗人描述了登上山峰后的心情,通过“乐天高”这一形象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在第二句中,诗人放弃了骑马改为步行,这种改变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他在山上行走的感受,通过“山径”“石傍”等词汇,展现了山中道路的曲折和美丽。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这些美景陶醉,而是转而观察周围的动植物,通过“曾蹈险之非艰”来表达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身状态的反思,他感叹自己的身体变化,从高大变得如同老鼠一般矮小,这反映出诗人对衰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自我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