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云初擘未成衣,笑踏青莎桥上归。
诗酒堪过春日永,莺花却恨海山稀。
竹间弄笛留人住,麦外游丝绊鸟飞。
满院东风不收拾,山僧何事苦相违。

与所盘诸君会石幡还和杜老曲江韵絮云初擘未成衣,笑踏青莎桥上归。

诗酒堪过春日永,莺花却恨海山稀。

竹间弄笛留人住,麦外游丝绊鸟飞。

满院东风不收拾,山僧何事苦相违。

【注释】:

与所盘诸君:指与诗人同游的朋友们。石幡:指石碑或碑亭。

絮云:比喻飘浮的柳絮。初擘:刚刚撕开。

青莎桥:即长庆桥,在长安城东北,是当时名胜之一。

诗酒:泛指饮酒赋诗。

海山:指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三神山之一,这里借指蓬莱仙山。

竹间:竹林中。弄笛:吹笛声。

麦外:田埂之外。游丝:随风飘荡在空中的蜘蛛网。

山僧:隐于山林的僧人。

赏析:

这首酬唱诗,是诗人在长安与同游的朋友们聚会时作的。从题意来看,此诗当为酬谢之作。

诗一开头,“絮云初擘未成衣”,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欢聚的羡慕之情。然后,诗人又写出了他对这种欢乐时光的珍惜,“笑踏青莎桥上归”。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笑踏青莎桥上归”的人比作了一位“归来”的英雄,既表现了他们欢快的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赏之情。

诗人转向对友情的表达。他写道:“诗酒堪过春日永,莺花却恨海山稀。”在这里,诗人用反衬的手法,将“诗酒堪过春日永”的人比作了“却恨海山稀”的莺花,从而表达了对朋友们相聚时刻短暂、珍贵的感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

诗人又转向对自然的描绘。他写道:“竹间弄笛留人住,麦外游丝绊鸟飞。”“竹间弄笛”和“麦外游丝”都是诗人对友人的描绘,通过这两个画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留人住”和“绊鸟飞”则表现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和不舍。

诗人以“满院东风不收拾,山僧何事苦相违”作为总结,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无奈之情。在这里,“山僧”指的是隐于山林的僧人,诗人用“苦相违”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渴望和无奈。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渴望之情。同时,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