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称漫浪,严生资苦劲。
海内无赏音,秋风入衰鬓。
东江一茅屋,但欲安性命。
颇怪泽畔翁,烦词寄天问。
【注释】
漫浪:随意。赏音:好音乐。秋风入衰鬓:指白发渐生,鬓发苍苍。天问:即《天台赋》。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之作,写诗人与友人赵当可相知相交的情景。元子:诗人自己。严生:赵当可。苦劲:刻苦勤奋。海内无赏音:意指天下没有知音。秋风入衰鬓:指白发渐生,鬓发苍苍。东江一茅屋:意指在东江边建造的一所草屋。天问:即《天台赋》。
首句“元子称漫浪”,是说自己与赵当可一样喜欢自由自在、不拘小节的生活;次句“严生资苦劲”,是说赵当可虽然生活清苦,但却有吃苦耐劳精神。两句以“称”和“资”二字互文,突出两人性格上的共同之处。“海内无赏音”,意思是说天下没有人赏识他们。末一句“秋风入衰鬓”,是说赵当可因年事已高,而白发渐生,两鬓如霜。三句到五句,用“海内”、“秋风”来比喻,既点出二人处境的艰苦,也暗示了赵当可的年高体弱。六句“东江一茅屋”,是说赵当可在东江边的草屋中安身立命。七、八句“颇怪泽畔翁,烦词寄天问”,是说赵当可年纪大了,却还关心世事,而我却有些奇怪他。于是便写信给他,向他请教《天台赋》的创作方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赵当可的敬慕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全诗结构严谨,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