牂牁水阔巂山高,什敖君长曾纷搔。
时移事变今安有,百里相望皆城壕。
我住涪江一区宅,颇恨长安远如日。
闻师乡邑愈更南,不觉掉头三太息。
送行且学浮图语,是身于世真逆旅。
胸中稳处即吾乡,交益夸辞空自苦。
北风拂面寒飕飕,遥知去路雪侵裘。
忍饥奈冻得嘉句,好在濡笔传中州。

这首诗是送别南平僧回乡的诗。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七句为第一部分,后五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前七句):

  1. 牂牁水阔 - “牂牁”是古代对今贵州一带的称呼,所以这里指的是贵州的水域。“水阔”形容水面宽广。
  2. 巂山高 - 巂山在今四川西部,所以这里的“高”指的是山峰的高峻。
  3. 什敖君长曾纷搔 - 这里的“什敖”可能是指一个地名,“君长”则指代一个地方的长官或领袖。“纷搔”形容他们忙于处理各种事务。
  4. 时移事变今安有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化,如今还能遇到这样的人物真是难得。这里的“事变”指社会和政治的变化。
  5. 百里相望皆城壕 - 从远处看,每一百里都有城墙和护城河,说明战乱频繁,国家处于动荡之中。
  6. 我住涪江一区宅 - 我居住在长江边上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相对安定。
  7. 颇恨长安远如日 - 对于远离家乡,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感到十分怀念长安(古都)的日子。
  8. 闻师乡邑愈更南 - 听说我的老师所在的村庄已经迁移到了南方。
  9. 不觉掉头三太息 - 我突然转身离去,心中充满了感慨。

第二部分(后五句):

  1. 送行且学浮图语 - 在这里学习佛教的经文。
  2. 是身于世真逆旅 - 在这个世上,我们都是暂时的过客,如同旅馆中的客人一样。
  3. 胸中稳处即吾乡 - 只要内心平静,无论身在何处都是自己的故乡。
  4. 交益夸辞空自苦 - 过度的言辞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5. 北风拂面寒飕飕 - 北方的寒风吹来,寒冷刺骨。
  6. 遥知去路雪侵裘 - 知道前往的路上会有积雪覆盖。
  7. 忍饥奈冻得嘉句 - 忍受饥饿和寒冷,但能够写出优美的诗句。
  8. 好在濡笔传中州 - 好在手中有笔墨,可以传递美好的诗文给远方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述南平僧归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开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慨。诗中的山川、河流、城市等意象,都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此外,诗中的佛教思想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整体来说,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