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佥邪皆误国,先生奋髯叱昌奴。
一门忠节凭孤立,千载纲常赖力扶。
直道原来师柳下,高风久已属东湖。
诗名四海犹馀事,也入紫薇宗派图。

诗句释义

1 当日佥邪皆误国:此句表明在特定时期,许多奸佞之人误国。”佥邪”指多人参与的邪恶行为,而“皆”表示普遍性。

  1. 先生奋髯叱昌奴:这里的“先生”可能指的是一位有声望或地位的人,他愤怒地斥责那些昌奴(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官员或人物)的行为。
  2. 一门忠节凭孤立:这一句表达了家族中只有一个人保持忠诚和正直,其他人都因各种原因偏离了正道。“孤”通常意味着独自一人。
  3. 千载纲常赖力扶:这一句意味着千年来,国家和社会的道德规范需要依靠这样的人来支持和保护。”纲常”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概念,如君臣、父子等关系,这里强调这些关系的维护。
  4. 直道原来师柳下:这里的“师”可能指的是效仿或学习,“师柳下”可能暗指以柳树为榜样,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5. 高风久已属东湖:这句话中的“高风”指高尚的品德或风格,“属东湖”可能意味着这种风格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或习惯。
  6. 诗名四海犹馀事:这句表明尽管名声很大,但仍有许多事情有待完成或改进。
  7. 也入紫薇宗派图:这里的“紫薇”通常与皇室或朝廷有关,而“宗派图”可能指的是一个家族或群体的图谱。整句意味着这个人的事迹也被纳入朝廷的记录中。

译文

当日众人误国,先生振髯怒斥昌奴;
一家忠诚节操,只凭一人支撑正义;
千年国家纲常依赖,此人力挽狂澜;
正直之路本自师法柳树,高洁之风久已属于东湖;
虽然声名远扬四海,仍有诸多事务待处理;
也被列入紫薇宗派的图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行为和态度,展示了正直与奸诈、忠诚与背叛、坚持与放弃之间的鲜明对比。通过使用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诗人表达了对正直行为的赞扬和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视。同时,通过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的反思,诗人呼吁人们要坚守原则,为社会的进步和稳定贡献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