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注释】
-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江南好”等。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四句,下片四句为两叠。上下片各四仄韵、两平韵、一叠韵、一叠韵。
- 其三:指《望江南·江南竹》的第三首。
- 柳:指柳枝。
- 清润绝纤埃:形容竹子清润而没有任何尘埃。
- 深径欲留双凤宿:在幽静的竹林小径中,两只凤凰鸟想要在此栖息。
- 后庭偏映小桃开:庭院中的桃花偏映照出竹林的美景。
- 风月影徘徊:月光照耀下的竹林影子轻轻摇曳。
-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竹子因寒霜和雪霜的逼迫而显得更加纤细。
- 粉泪空流妆点在:白色的花露珠像泪水一样滴在了竹子上。
- 羊车曾傍翠枝来:古代传说中,有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曾经停在了翠绿的树枝旁。
- 龙笛莫轻裁:不要随意地裁剪这把象征吉祥的龙笛。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诗人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写了江南水乡竹丛的优美景色,表现了竹子的高雅品格。全诗意境清雅,语言流畅,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第一句“江南竹,清润绝纤埃。”写竹丛的外观特征。江南地区气候湿润,空气清洁,因此这里生长的竹子非常清新、滋润,没有一丝尘埃。
第二句“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描绘了竹子深处的幽静景象。在竹林深处,一只对天空飞翔的凤凰鸟表示向往,希望在这里栖息;而庭院内的桃花则偏映衬出竹丛的美。
第三句“风月影徘徊。”描绘了竹林中月光与影子相互映照的景象。月光照射下的竹林影子轻轻摇曳着,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四句“寒玉瘦,霜霰信相催。”写竹子因寒冷的霜雪而变得更加纤细。寒气逼人的季节里,竹子经受住了考验,显得更加坚韧、高洁。
第五、六两句“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写竹子被白色花露珠装点了整个竹林,就像一位高贵的公主,散发着无尽的魅力。而那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也曾在翠绿的树枝旁停靠过,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最后一句“龙笛莫轻裁。”告诫人们不要随意地剪断这把象征着吉祥的龙笛,以免破坏这片美丽的竹林。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竹子的美丽与坚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