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花前曾记有。坐醉嬉游,花下携纤手。粉面与花相间斗。星眸一转晴波溜。
一见新花还感旧。泪眼逢春,忍更看花柳。春恨厌厌如永昼。□□寂寞黄昏后。

【注释】

去岁花前曾记有:上年花前,我曾记得。坐醉嬉游,花下携纤手:醉酒后在花前嬉游玩耍,花下拉着恋人的手。

粉面与花相间斗:她的面色像花儿般娇艳。星眸一转晴波溜:她的眼睛闪烁着星光,像明亮的星星一样;眼波流转如同流水般清澈。

一见新花还感旧:我一见到新开的花朵就想起去年的花。泪眼逢春,忍更看花柳:眼泪汪汪地望着盛开的春天,不忍心再看那些凋谢的花和柳。

春恨厌厌如永昼:春天的怨恨让人感到烦闷,就像漫长的白昼。□□寂寞黄昏后:傍晚时分,我孤独地走在空荡的巷子里。

【赏析】

此词写春愁之苦闷,以女子口吻出之,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全篇从“坐”起笔,由“新花”入题,然后以“旧”收尾,首尾呼应,脉络分明。

上片起笔即写去年花前的记忆。去年此时,作者与恋人在花下嬉游,手拉着手。而如今,两人都老了,但仍然怀念那美好的往事,不禁潸然泪下。这两句是第一层。接着又写今年春来见花思旧,泪眼盈盈,不忍再睹眼前春意。这是第二层。“一见新花还感旧”,既写对旧时情景的怀恋,也写出自己心情的凄惨。这两句是第三层。最后两句写春光易逝,光阴难留,令人愁闷不已。这也是第三层。

过片承上启下,由春愁写到秋恨。“春恨厌厌如永昼”,意思是说:春愁使人厌烦得好像漫长的白昼一样。这里的“春恨”,指作者的愁绪。“如永昼”形容其愁闷之深,无法排遣。“□□寂寞黄昏后”,意思是说:傍晚的时候,作者独自一人,孤寂地在空荡荡的巷子里徘徊。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指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不理政事,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国破家亡。作者借这个故事暗指自己的遭遇,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痛定思痛的心情。这两句是第四层。

这首词通篇都是写春愁,但并不单调乏味,因为其中穿插着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比如上片中的女子“粉面与花相间斗”的形象,就是非常鲜明的一个细节形象。此外,结尾两句也是颇具匠心的。作者没有直接说出他为什么愁闷,而是用“□□寂寞黄昏后”这样的句子来表达,既避免了直露的抒情,又增添了含蓄委婉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