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锡来京辇,薰兰近赐衣。
种莲曾结社,指柏迥投机。
旧寺千岩隔,归艎片席飞。
禅心天海外,永夕望台辉。

【注释】

振锡:指僧人持锡杖而来。辇:皇帝的车驾。薰兰:指皇帝赐给僧人的衣料。种莲:指僧人曾经结社种莲,表示与世俗隔绝。指柏:指僧寺中柏树。迥投机:指与僧寺远离尘世,投合佛性。归艎(cháng):船桨。片席:小船上的坐席。禅心:指修行者的心意。 天海:天空和大海,泛指佛理无边。永夕:长夜,即整夜,通宵。台辉:指佛光照耀,普照众生。

【赏析】

《送别》,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本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振锡来京辇”写送行的场景,用“振锡”形容僧人手持锡杖前来京城,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身份和行色匆匆的状态。第二句“薰兰近赐衣”写僧人接受皇帝的赐衣,用“薰兰”形容衣服的香气,表现了皇帝对僧人的恩宠和尊重。第三句“种莲曾结社”写僧人过去在寺庙里种植莲花,结社修道的生活状态。第四句“指柏迥投机”写僧人选择远离尘世,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活方式,与前面的“种莲结社”相呼应。第五、六句写僧人归途的情景,“旧寺千岩隔”形容路途遥远,“归艎片席飞”形容船只轻便,快速前行,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写诗人仰望夜空中的佛光,表达出内心的宁静和对未来的希望。全诗以送别为题,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