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无种处,蜀民土田窄。痴岩顽石长不休,诜诜赤子将何食。
【注释】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因有云:指四川地区地势高,多山,平原不多。
五谷无种处:五种粮食都没有种植的地方。
蜀民土田窄:四川的百姓土地狭小,不宽裕。
痴岩顽石长不休:形容山势险峻,连绵不断。
诜诜赤子将何食:指那些没有饭吃的老百姓。
【赏析】《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长诗,描绘了作者行经蜀地时的所见所感。全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蜀道的惊险与艰难,表达了作者对蜀道艰难的感叹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首句“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开篇点题,指出了蜀地地形的特点——多山而少平田。这是蜀地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整首诗的引子,为后续的描写打下了基础。接下来的诗句中,“五谷无种处”,形象地描绘了蜀地土地贫瘠、缺乏粮食的情况。这不仅是蜀地的自然条件,也反映了当时蜀地人民的生活状况。
中间两句“蜀民土田窄,痴岩顽石长不休”进一步揭示了蜀地人民的苦难生活。蜀地虽然山多地广,但土地狭窄,农民们只能耕种有限的土地,而且要面对连绵不断的险峻山川。这种艰苦的环境使得蜀地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
最后两句“诜诜赤子将何食”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蜀地人民疾苦的深深同情。蜀地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孩子因为无法获得食物而饿死。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情景啊!
这首诗通过对蜀道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同情。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