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嫩。潇洒桐庐郡。极目风烟无限景。说也如何得尽。
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借使严陵知道,只应笑问东风。
”`
清平乐·其二
山明水嫩。潇洒桐庐郡。极目风烟无限景。说也如何得尽。
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借使严陵知道,只应笑问东风。
注释与解析
第1节
- 山明水嫩:描述桐庐郡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 潇洒:形容桐庐郡的自然风光清新脱俗,引人入胜。
- 桐庐郡:指的是桐庐县,位于今天的浙江西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 极目风烟:放眼望去,只见无尽的自然风光。
- 风烟:指大自然的美景,如山峦、烟雾等。
- 无限景:形容自然风光的美无法用言语表达。
- 风烟无限景:描绘了桐庐郡自然风光的壮美。
第2节
- 自怜俗状尘容:作者自感世俗之人,外貌和气质都显得不洁净。
- 尘容:指世俗之人的容貌,通常带有污点。
- 几年断梗飘蓬:描述了作者这几年来四处漂泊,如同断根之草随风飘荡。
- 断梗飘蓬:比喻无依无靠的状态。
- 借使:如果假设。
- 严陵:严陵是桐庐的一个古地名,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者某人。
-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只应笑问:表示作者对严陵的假设或他人的回答感到好笑。
- 笑问东风:暗示了作者对春风的调侃或反语。
译文
清平乐·其二
青山绿水之间,桐庐郡的风景如诗如画。放眼望去,无尽的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我感叹自己的世俗面貌,像断了根的草一样随风飘荡。倘若严陵知晓这一切,他一定会笑着问我,为什么如此执着于这些自然之美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桐庐郡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感慨。诗人以“山明水嫩”开篇,直接点明了桐庐郡的自然风貌。接下来的“极目风烟无限景”,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然而,诗人并没有沉醉其中,而是通过“自怜俗状尘容”表达了自己世俗之身的无奈。“几年断梗飘蓬”则揭示了诗人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最后,“借使严陵知道,只应笑问东风”则是诗人的一种反语表达,暗示严陵或许不会理解他的这份执着,只会嘲笑他对这些自然美景的迷恋。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