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风帆底处还,似无似有海门山。
白鸥却怕潮头恶,闲卧汀花野草间。

【解析】

本诗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此词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江流曲折、舟帆点点的江南水乡图画。下片抒情,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全词意境开阔,风格雄浑苍凉。

“洛阳桥观水”一句,点明地点、时间和人物。洛阳桥是古代著名的石桥,位于今天的福建省福州市,是闽江上的一座大桥。作者在桥上观看江水奔流,看到水中船只来往,风帆点点,景色十分美丽。但作者并没有陶醉于此,而是从中发现了一种不和谐的因素——海门山。作者用“似无似有”四字形容江面上船只的模糊不清,暗示着南宋朝廷内部的矛盾重重。“海门山”指钱塘江入海之处,也是南宋国界的象征。

“白鸥却怕潮头恶”一句,进一步描绘出作者所见之景:白鸥因害怕潮头的恶劣而不敢靠近。这里,作者是以白鸥喻自己,暗写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感到前途渺茫,只能退隐江湖。

【答案】

译文

洛阳桥上观赏江水奔流,见水中船只往来,风帆点点,景色十分美丽。但作者并未陶醉其中,反而发现南宋朝廷内部的矛盾重重。

赏析:

开头两句写景。洛阳桥是古代著名的石桥,位于如今的福建省福州市,是闽江上的一座大桥。作者在桥上观看江水奔流,看见水中船只往来,风帆点点,景色十分美丽。但作者却未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而是从中发现了一种不和谐的因素——海门山。海门山是指钱塘江入海处,也是南宋国界的象征。“似无似有”,写出了船帆的虚实难辨,暗示着南宋朝廷内部的矛盾重重。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

三、四句写白鸥。白鸥本是自由自在的鸟儿,它们喜欢在潮头上游玩。可是,作者看到这些爱自由的鸟儿,却因为害怕潮头的恶劣而不敢靠近。这是以白鸥喻自己的无奈。白鸥与潮头相对应,也暗示出南宋朝廷内外矛盾的尖锐。

五、六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不满。“闲卧汀花野草间”一句,既是写实,又带有象征意味。汀州、花洲都是江南名胜之地,而作者此时却无心欣赏这些美景,他更关心的是南宋朝廷的安危和前途。这种担忧和不满,正像白鸥害怕潮头一样,是无法改变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