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辱国,幸免辱身。
世食宋禄,羞为北臣。
妾辈之死,守于一贞。
忠臣孝子,期以自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
首联:“既不辱国,幸免辱身。世食宋禄,羞为北臣。”这是一首慷慨悲壮的遗诗,表达了词人宁死不辱国家的决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卖国求荣的强烈不满和鄙视。“既不辱国”是说“自己活着,不能辱没了国家”。 “世食宋禄”是说“我活着,不能辜负了宋朝的俸禄”。 “北臣”指金朝俘虏,这里借指金人。“羞为北臣”即“不愿做金人的臣民”。全句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活着,就不应辱没了国格;如果活着,就不能辜负了宋朝的俸禄;如果活着,就不能作为金国的臣民。
(2)
颔联:“妾辈之死,守于一贞”。意思是:我们这一辈的女子死了,也要坚守一个“贞”。 这句是说:我们这一代人死去,也要保持贞洁。
(3)
颈联:“忠臣孝子,期以自新。”意思是:忠诚的臣子,孝顺的儿子们,都希望他们能够重新做人。“忠臣”“孝子”,指那些忠于国家和有孝心的臣子、儿子们。“自新”是指重新做人。全句的意思是:忠诚的臣子,孝顺的儿子们,都希望他们能够重新做人。
(4)
尾联:“忠臣孝子,期以自新。”全句的意思是:忠诚的臣子,孝顺的儿子们,都希望他们能够重新做人。
(5)
赏析:此词是词人绝命词,抒发了作者誓不辱国的情怀,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
这首词通过一位女子的口吻,抒写了她的丈夫在被俘后所表现出的忠贞不屈的气节。“既辱国,幸免辱身;世食宋禄,羞为北臣”两句,表达了作者宁死不辱国家的情怀;“妾辈之死,守于一贞”两句,表明了作者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精神;“忠臣孝子,期以自新”两句,则表明了作者宁死不屈的高尚人格。
【答案】
遗诗
既不辱国,幸免辱身。
世食宋禄,羞为北臣。
妾辈之死,守于一贞。
忠臣孝子,期以自新。
译文:
如果我活着,就不辱没国格;如果我活着,就不能辜负了宋朝的俸禄;如果我活着,就要坚守贞操。
忠诚的臣子和孝顺的儿子们都盼望着他们能重新做人。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绝命词,表达了他在被虏后宁死不屈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