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北界大江东,了了乡关在眼中。
归得一廛吾愿足,此生初不问穷通。
【解析】
本诗前两句,诗人用“青山北界大江东”的壮阔景象,勾勒出一幅江山壮丽的画面,以写景开篇,点明了作者归隐江南的地点。接着又描绘出了故乡在诗人眼中的景象,“了了乡关”,表现了归家的喜悦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归得一廛吾愿足,此生初不问穷通。”表达了诗人归隐后,不再关注功名利禄、富贵荣华,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答案】
译文:我站在南浦江畔,看到家乡青山北倚长江东流。家乡的景色如此清晰可辨,我渴望着回归家园。回到故乡之后,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这是我所求之足矣。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计较个人的贫寒或富贵,我只追求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归隐江南的诗作。首联“青山北界大江东”是诗人在南浦江畔所见的景色:山峦叠翠,江流滔滔。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归隐江南的地理位置:他立于南浦江畔,面对北方的群山和南方的大江。“青山”二字点染出一种苍茫而深远的意境,“北界”一词则显示了诗人归隐之地的高远。“大江东”三字则勾画出一幅壮阔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滚滚东流而来的长江之水。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大江代替家乡的江流,既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情感,又表现了诗人归隐后的豁达胸怀。颔联“了了乡关”,是诗人在南浦江畔所见的家乡景色。“乡关”是指家乡,这里指故乡。“此中”即眼前。这句诗的意思是:家乡的山水如此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渴望归返家园。“了了”一词,既表明了景物的清晰,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颈联“归得一廛吾愿足”是诗人在南浦江畔所作的感慨。“一廛”是古代计算面积的一种方法:一百步见方为一廛,这里指代住宅或居所。“廛”字在这里有“居住的地方”的意思。诗人说:“我得到了自己的一块土地作为住所,我就心满意足了,再也不去关心世俗的名利和得失了。”尾联“此生初不问穷通”是诗人在南浦江畔所作的愿望。“此生”即一生。“穷通”,泛指人的贫与贵、达与穷。诗人说:这一生我不再问贫穷与富贵,只追求心灵的安宁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