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登阮公台,兴来聊独游。
因为尔时啸,景物故清幽。
奄冉古今意,凄瑟天地秋。
阿戎迷簿领,况复五君俦。
北眺度遐想,遗音浩难收。
登临感陈迹,云散惜风流。
轫车此裴回,何以慰百忧。
【注释】
阮公:指东晋名士阮籍。阮籍曾做过步兵校尉,后人便把饮酒自娱的场所叫做“啸台”,或称“阮公台”。
尔时:那时。
奄冉:形容岁月流逝之快。
阿戎:指晋朝名将谢安。
五君:指东汉末年著名的五位隐逸诗人,即陈寔、阮瑀、孔融、嵇康、山涛。
北眺:向北眺望。
云散:比喻世事变迁,人事已非。
轫车:驾车。裴回:徘徊不前貌。
何以:用什么来安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在登临阮公台之际,面对古人遗风和今人不同,感慨良多,遂写下这首吊古伤今的诗篇。
开头三句:“言登阮公台,兴来聊独游。”点明题意,表明作者登上阮公台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慨。“言”字领起全诗,使读者对下面的抒情有所期待。“登台”二字,是此诗的题眼,也是全诗内容的中心。“兴来”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登山时的兴致勃勃,也表明诗人登此楼台的目的不在欣赏风景,而是另有所感。“独游”,表现诗人在独自游览中,思绪万千。首两句写景叙事,交代了登临阮公台的原因,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接下来四句,由登台而生情:“因为尔时啸,景物故清幽。奄冉古今意,凄瑟天地秋。”诗人登台之后,情不自禁地放声长啸,这声音在静谧的景物之间回荡,发出悠扬的音响。此时此地,诗人感到一种超尘脱俗的意境,他陶醉其中。但诗人很快又想到自己所处的时代与古人已大异其趣,因而心中不免凄凉悲怆。“奄冉”两句,写诗人登台后的情感体验。一个“奄”字,表现出时间的迅速消逝,一个“凄瑟”字,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天地秋”三字,更突出了秋天萧瑟的气氛,渲染了诗人悲凉的情绪。诗人在登高望远的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的衰颓。
中间六句,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感伤之情:“阿戎迷簿领,况复五君俦。北眺度遐想,遗音浩难收。”诗人在感叹人生易老的同时,想到了自己的处境,更加感到人生的渺小,从而产生一种失落感。诗人看到谢安等五人在仕途上都很顺利,而自己却一事无成,于是产生了羡慕和嫉妒。“北眺”三句,写诗人的感慨。“阿戎”两句,写诗人对五君的羡慕之情。“北眺”,即向北遥望,表示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度遐想”,即设想未来。“遗音浩难收”,意思是他们的遗响难以被人们收受。“浩难收”,既指遗响难以被人们收受,也暗示着诗人的心境难以平静。
最后八句,诗人以议论的方式总结全文:“登临感陈迹,云散惜风流。轫车此裴回,何以慰百忧。”“登临”,即登上高处。“云散”,即云彩消散,天气转晴。“流”字,指人的风采、才华等。“轫车”三句,写诗人因登台而感慨万分。“何以慰百忧”,意思是说什么来安慰自己的忧愁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这首诗以咏史为主,兼有抒情。诗人通过对阮公台的登临和游览,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诗中既有对阮籍的崇敬之情,也有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一篇很有艺术价值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