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流忽遇坎,触焉遘兹游。
纡馀上云垒,禅房忽通幽。
水光浮西泽,草树飒已秋。
岂无竹林友,腰印不我俦。
异时东山约,兴尽辄复收。
飞盖想清夜,华月湛西流。
何当共巾履,一笑破群忧。

注释:

乘流忽遇坎,触焉遘兹游。

纡馀上云垒,禅房忽通幽。水光浮西泽,草树飒已秋。

岂无竹林友,腰印不我俦。异时东山约,兴尽辄复收。

飞盖想清夜,华月湛西流。何当共巾履,一笑破群忧。

译文:

突然遇到了困难,但也能遇到欢乐。

曲折的小路通向高高的云台,禅房忽然变得幽静。

水面上反射着西边的景色,草木在秋风中飒飒作响。

难道没有像竹林那样的朋友,但我的官位不如他们。

将来有一天我们再见面,兴尽了就各自回到原来的岗位。

想象着夜晚的华灯照耀,月亮从西边升起。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一起走路,笑着消除所有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友情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啸台”二字点明题目,暗示了诗人的心情。突然遇到了困难,但也能遇到欢乐。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纡馀上云垒,禅房忽通幽”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曲折的小路通向高高的云台,禅房忽然变得幽静。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颈联“水光浮西泽,草树飒已秋”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水面上反射着西边的景色,草木在秋风中飒飒作响。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尾联“岂无竹林友,腰印不我俦”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追求。难道没有像竹林那样的朋友,但我的官位不如他们。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

最后两联“异时东山约,兴尽辄复收”和“飞盖想清夜,华月湛西流”,分别设想了未来和朋友相聚的情景,以及夜晚的美好时光。这些情景都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全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得整首诗歌更加优美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