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飒飒动长林,斗酒沽来伴月斟。
慷慨未应忧短褐,悲歌元不为秋砧。
谁云塞马年年健,自是君门浩浩深。
世祖丰神似高帝,楚囚珍重莫沾襟。
【注释】
西风飒飒动长林:西风吹拂着树林。飒飒,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
斗酒沽来伴月斟:用斗量好的美酒换来,陪伴着月亮饮酒。
慷慨未应忧短褐:我虽然意气豪迈,但还不应该为贫贱的布衣感到忧虑。
元为秋砧:本来是为了秋日里敲打的捣衣石而唱。砧,一种打击乐器。
谁云塞马年年健:谁说塞外的战马每年都健壮呢?
自是君门浩浩深:自然是因为君王的门户深邃广大。
世祖丰神似高帝:世祖的容貌丰腴,神采奕奕,很像高祖。
楚囚珍重莫沾襟:就像囚犯一样珍视这次相见,不要让离别时的泪水沾湿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既没有像一般的诗人那样,以眼泪相送,也没有用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惜别的深情,而是用自己对朋友的真挚友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全诗从“西风”二字起笔,描写了秋风瑟瑟、林海翻波的自然景色。秋风劲吹,落叶纷飞,一片萧条景象。这两句诗,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悲凉情绪。接着,诗人写到与友人共饮的情景,表现了主人公豪放洒脱的性格。“斗酒”,是说喝酒的量多,喝的是好酒;“月斟”,是用酒代茶。这里写的是主人请客人喝酒,陪客人赏月。“慷慨”二字,写出了诗人豪爽、直率的性格和胸襟的开阔。“未应”二字,表现出诗人对贫困境遇的不屑一顾。最后一句,诗人又回到了对朋友的祝愿上,希望他不要因为贫穷而忧愁,要珍惜眼前的友谊,不要为离别而伤感。
这首诗的意境雄浑阔大,格调高亢激昂,语言刚健清新,富有音乐美。它通过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展示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旷达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