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意难随燕燕归,故园春冷杏花稀。
虚名自古双蜗角,别业从来一钓矶。
已后无人能立雪,他年知子可传衣。
结庐薄有西山地,更遣何人赋式微。

崇宁寺晚归

远意难随燕燕归,故园春冷杏花稀。

虚名自古双蜗角,别业从来一钓矶。

已后无人能立雪,他年知子可传衣。

结庐薄有西山地,更遣何人赋式微。

诗句与译文

  • 远意难随燕燕归,故园春冷杏花稀: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对春日的冷漠感触。燕子南归,而故乡的春天依旧寒冷,杏花也显得稀疏无生气。
  • 虚名自古双蜗角,别业从来一钓矶:在古代社会,名声常常被比作两个蜗角,意味着难以把握。而在诗人心中,别业则像一杆钓竿,代表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已后无人能立雪,他年知子可传衣:暗示着将来可能没有能够坚守清贫、坚韧不拔的人。诗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继承衣钵,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 结庐薄有西山地,更遣何人赋式微:表示自己简陋但拥有西山之地的居所,同时感叹无人能够写出《诗经》中“式微”那样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示了他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思考。通过使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传统的文化符号,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学思考。诗中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哲理的画面。

  1. 自然景观的运用:诗中多次提到“杏花”、“燕燕”、“双蜗角”,这些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还深刻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例如,“春冷”和“杏花稀”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2. 文化元素的融合:诗中使用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如“虚名”、“别业”、“双蜗角”等,这些词语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深度,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3. 情感表达的独特性: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传统元素的巧妙结合,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整首诗既有艺术美感,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既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又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作品。
  4. 语言风格的多样性:诗人在这首诗中采用了多种语言风格,包括抒情、叙事、议论等,这种多样性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和有趣。例如,诗人在描述自己简朴生活的诗句中融入了深沉的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思想的深度。
  5. 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尽管整首诗的语言较为平实,但其主题思想却非常深刻。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哲学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性、生活和文化的深刻认识。这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洗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