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将军师羽林,追奔翻为白头吟。
不平豪愤三年气,未死英雄万里心。
故国山川知好在,异乡风物许重寻。
捷书不报浑闲事,西出潼关无好音。

【注释】

落解:指因事被解职。西归长安:指被贬谪到长安。中书所怀:即“中书所怀”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太子詹事时所作。当时,诗人受到肃宗的赏识,曾被任命为右补阙、检校吏部员外郎,并一度出任过河西节度留后等官职。然而,由于诗人直言敢谏,触怒了肃宗和宰相等人,不久就被罢官而回到长安。这首诗就是诗人被贬后,由长安回洛阳途中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肃宗的不满之情。

首联:“年少将军师羽林,追奔翻为白头吟。”意思是说,我年轻时曾经跟随将军学习武艺,现在却被贬谪到了长安。追奔翻为白头吟”,意思是说,我曾经追逐着敌人的败逃,如今却变成了白发人。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

颔联:“不平豪愤三年气,未死英雄万里心。”意思是说,我因为国家的不公而感到愤怒,这种情绪已经压抑了三年;虽然我还活着,但我的壮志雄心仍在心中燃烧。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忧虑。

颈联:“故国山川知好在,异乡风物许重寻。”意思是说,虽然我现在身在异乡,但是我相信故乡的山川依然美丽;虽然我不能经常回去,但是我仍然期待能够再次寻找到家乡的风物。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希望。

尾联:“捷书不报浑闲事,西出潼关无好音。”意思是说,我的捷报没有被朝廷知道,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而且现在我又被派往西出潼关,恐怕也得不到好消息。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自己命运的关注。

【译文】

年少的时候追随将军学武,追击敌军时却成了白发苍苍的吟咏者。

心中的不平之愤已经憋了三年,即使没有死也会永远怀有壮志雄心。

故乡的山川草木我知道它们依旧美好,只是身处他乡无法常回去寻觅。

好消息没有传报给我,被派遣去西出潼关也没有得到什么好消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