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节蜀山间,父子重来世所艰。
镜月澄心寒吏胆,条冰濯魄映儒冠。
孤清自古知谁似,遗爱于今愈耐看。
归去光明赢一着,笑渠袖手直旁观。

【译文】

四年一度的重阳节日,在蜀山之间重逢了父子。

镜月清冷心志坚,寒官的胆识如冰条。

孤高自古谁可及?遗惠今时益珍贵。

归去光明胜一着,笑他袖手旁观者。

【注释】

  1. 东归:指梁漕从京城返回家乡。
  2. 蜀山间:指四川一带,因为蜀王是古代四川地区的统治者。
  3. 世所艰:世世代代都难以实现的事情。
  4. 澄心:清澈的内心。
  5. 寒吏胆:寒冷的官吏的胆量。
  6. 濯魄:洗涤魂魄。
  7. 儒冠:读书人戴的帽子,这里指文人学士。
  8. 孤清:独自清高、不随波逐流的意思。
  9. 遗爱于今愈耐看:留下的恩泽在今天更显珍贵。
  10. 赢一着:胜过一筹。
  11. 笑渠袖手旁观:嘲笑那些袖手旁观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述作者与好友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怀念和祝福。

首句“四年一度蜀山间”,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也暗示了这次分别的重要性和时间的宝贵。蜀山之间的重逢,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次句“父子重来世所艰”,进一步描绘了这次重逢的喜悦和不易。父子重逢,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情感的寄托,更是对世间所有经历困难后才能团聚的美好祝愿。

第三句“镜月澄心寒吏胆”,诗人以“镜月”和“澄心”为线索,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这里的“寒吏胆”,则暗指官场中的冷酷与无奈,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第四句“条冰濯魄映儒冠”,诗人以“条冰”和“映儒冠”为画面,描绘出了一幅坚韧不屈的形象。这里的“濯魄”和“映儒冠”,既表现了人物的品质和形象,也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持。

第五句“孤清自古知谁似”,诗人用“孤清”和“知谁似”为关键词,表达了一种对孤独与清高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孤清”,既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他们对世俗的超然和独立。

第六句“遗爱于今愈耐看”,诗人以“遗爱”和“愈耐看”为关键词,表达了一种对历史长河中人们行为的深刻理解。这里的“遗爱”,既指历史的传承,也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传承。

第七句“归去光明赢一着”,诗人以“归去”和“光明”为关键词,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憧憬。这里的“赢一着”,既指人生的转折和机遇,也强调了人们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敢和决心。

最后两句“笑渠袖手旁观”,诗人以“笑渠”和“袖手旁观”为关键词,表达了对那些袖手旁观之人的嘲讽和讽刺。这里的“笑渠”,既是对他人的讥讽,也是对自己坚定信念和行动的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