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莫悲生离,老至悲转切。
阿爹领宾送,诸母持酒别。
大妇前致辞,忽忽颜不悦。
归来视季女,一夕亦永诀。
人事长如此,有怀向谁说。
泪缘亲爱滋,心以忧患折。
去去勿重陈,秦淮对明月。
【注释】1.阿爹:对丈夫的称呼。2.宾送:宾客送行。3.诸母持酒别:众母持酒为儿子饯行。4.大妇:妻子的兄弟。5.季女:小女儿6.秦淮:南京古称,今秦淮河。7.长此(zhǐ):这样。8.向:对。9.勿重陈:不要再重提。
赏析:这首诗是送儿去金陵典仓时作。诗人以深情厚意写出离别之苦,流露出深沉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亲人、朋友的深深牵挂。
首句“悲莫悲生离”,写儿女要离开父母而悲伤,这是最令人痛心的。接着“老至悲转切”,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悲痛感也会越来越深切。两句一扬一抑,感情起伏跌宕,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
接下来三句,写送别情景。“阿爹领宾送”,父亲领着宾客为他送行;“诸母持酒别”,母亲们拿着酒为他饯行。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温馨的送别场面。“大妇前致辞,忽忽颜不悦。”妻子在众妻妾面前发言,神情忽然变得不高兴。这句写妻子对儿子去外地做官感到不满和不快。
“归来视季女,一夕亦永诀。”“季女”指小女儿,这里指作者的小女儿。诗人回家后见到久别的小女儿,心中不免一阵伤感: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共度的时光太少太少了。于是,诗人又不得不告别小女儿。
诗人写到此处,已经将离别的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了,然而他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笔锋一转,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人事长如此”。诗人感叹世事无常,人生多舛。
最后四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亲友的怀念之情。“泪缘亲爱滋,心以忧患折”。诗人想到自己与亲友之间深厚的感情,就会因别离而落泪;看到亲友因忧虑而生病,就会产生深深的忧伤。可见离别之苦对人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去去勿重陈,秦淮对明月。”诗人劝慰儿子不必再提起这次别离的事,因为离别的痛苦是难免的。同时,他希望儿子能够像在秦淮河畔欣赏明月一样,把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寄托在美好的景色之中。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