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从君游,于今已头白。
逡巡三十载,光景如昨日。
追怀当时事,感慨横胸臆。
贤侯在泮水,多士凡数百。
探道先渊源,学文重气格。
君常露华采,流品推第一。
西南有豪俊,自此贵名出。
天池可直上,中减扶摇力。
不免逐鹪鹩,抢榆暂栖息。
北窗换五斗,轻重固不敌。
况当念赤子,安忍负愧色。
归来林下泉,屡把尘衣涤。
南溟徒尔慕,腐鼠莫我吓。
清樽及黄卷,两与圣贤觌。
伊予最不肖,厚幸蒙贲饰。
归田尚无计,苟禄惟自责。
因循得喑病,放荡成笑疾。
持此答长谣,惭无双白璧。
【解析】
此诗作于元代,时作者已年近古稀。诗人回忆自己与宇文公的交往,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诗人对宇文公充满敬慕,称颂其才华横溢,品德高尚。最后两句“持此答长谣,惭无双白璧”,表达了诗人自谦之情。
【答案】
答:宇文公。
译文:我少年时代就跟随你出游,如今头发都白了。
徘徊了三十年,时光就像昨天一样。
追念过去的事情,心中感慨万千。
贤明的侯爷在泮水边,众多学子中就有数百人。
探讨道德学问的根源,学习文章注重气韵。
你常显露才华,品行出众第一。
西南有英伟俊秀的人,从此你就显贵了。
天池可直上云霄,但不如扶摇力大。
不免像鹪鹩和榆树,暂住那里做临时栖身之所。
北窗换取五斗米,轻重得失本不相及。
况且还要顾念百姓百姓,怎么忍心辜负他们的信赖。
回来之后在林下泉边,多次洗手除尘。
南溟徒然地羡慕,腐鼠也吓不退我。
清樽和黄卷,两与圣贤相会。
我自身最无才学,有幸蒙受到褒奖饰誉。
归隐田园还没有计策,苟且求禄只能责备自己。
因循苟安而患得患失,放任自流成了笑谈。
用这种方式来回答《长歌行》,感到惭愧的是比不上双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