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
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
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
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
问之浮世辄不语,应笑世人多谬悠。
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次伯通云顶山长句韵》。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
金渊:指代一个地名,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或某个重要的地理位置。
谚云:指的是当地流传的民间传说或谚语。
锦担垂两头:形容景色美丽,如同锦缎一样绚丽多彩,两边都有美景。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石城:指代某个具体的自然景观或人造建筑。
最佳胜:表示这里是最美的地方。
二十馀年:表明这个地方吸引游客的次数非常多,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
尝再游:意味着这个景点经常被游客访问。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
奇峰:指的是奇特、壮丽的山峰。
郡城:指的是城市或城镇。
好景:指的是美好的景色。
半是僧家收:暗示这些美景是由僧人所收集或保护的。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松萝:指的是松树和藤蔓植物。
四面围绝顶:表示四周都被树木和藤蔓包围着。
九夏:指夏天的九月到十二月。
不暑长如秋:意味着即使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周围环境也像秋天一样凉爽宜人。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
东隅:指的是东方的地方或方向。
忽值:突然遇到。
海日出:指的是海上的日出,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下照岩壑无深幽:暗示阳光照射在岩石和山谷上,使得它们显得不那么幽深和神秘。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
群阴:指的是聚集的乌云。
破散:消散。
宿雾敛:意味着乌云散去,云雾消散。
万象开阔晴云浮:形容天空晴朗,万物清晰可见,云彩漂浮在天空中。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
轩窗:指的是窗户。
高处:指的是高处的房间或位置。
气势别:表示气势与众不同。
纵欲极望:意味着尽可能地远观。
诚难周:强调想要全面了解或观察事物是非常困难的。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
蓝凝:形容蓝色的天空映衬下的景色更加美丽。
后嶂:指的是后面的山峦。
远更秀:意味着这些山峦在远处看起来更加秀丽。
雪壅:指的是积雪覆盖了前面的溪流。
寒不流:暗示积雪融化后溪流仍然寒冷且流动缓慢。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
软草:指的是柔软而湿润的草地。
将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麌麌:形容鹿奔跑的样子。
浓林未暝蝉啾啾:暗示树林中夜晚还很明亮,蝉鸣声此起彼伏。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
禅僧:指的是和尚或出家人。
上堂:指的是和尚在寺庙中讲授佛法的场景。
演佛理:指的是讲解佛教的道理。
镗然钟韵喧层楼:描述寺庙中的钟声响亮且回荡在楼上,给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感觉。问之浮世辄不语,应笑世人多谬悠。
问之:指的是询问别人的意见或看法。
浮世:指的是世间的纷扰和世事的变化。
辄不语:意味着总是保持沉默不语的态度。
应笑世人多谬悠:暗示人们常常误解和迷失于世俗之中,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讥讽和讽刺。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
下山:指的是下山的时候或者从山上下来。
傥有顿悟者:指的是或许有人能够突然有所觉悟或领悟。
作意:指的是专心致志或专注思考。
无迟留:意味着不要拖延时间,要迅速行动并找到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一个宁静的寺庙场景,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传达出的哲理思想和情感体验,这首诗展示了作者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