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老子修行久。问禅金粟曾回首。截竹是禅机。吹破粟玉枝。
西湖秋好处。承得昭阳露。香透月轮低。来薰打坐时。

【注释】

晦庵:指朱熹,号晦翁。金粟:佛教语,指佛性。截竹: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吹破粟玉枝:比喻禅宗的禅悟之境。昭阳:汉代皇后的住所;也借指皇帝。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秋景,下片写秋思,以西湖秋景喻禅悟境界,表现了作者对禅理的理解与体会。

开头两句写“晦庵老子”久修苦行,已到了“问禅”的阶段,而其问禅的结果却是“金粟曾回首”。“晦庵老子”即朱熹,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深于禅学的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佛学,对禅宗颇有研究。这首词中所说的“晦庵老子”,就是指这位禅师。

“截竹”一句用佛教术语,表示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禅宗的修行方法往往非常奇特,常常是直截了当,不假外求,如“截竹”一样简单直接。这里说“截竹”是禅机,就是强调禅宗修行的机锋,不可捉摸。

“吹破粟玉枝”一句是形容禅宗的悟道之境。这里的“粟玉枝”是比喻禅宗所达到的境界像粟粒一样的坚硬,又像玉树一样的高洁,不可动摇。禅宗的修行者通过不断的修炼,终于能够到达这样的境界。这里的“吹破粟玉枝”是形容这种境界已经达到了极致,仿佛连时间都停止了一样。

最后两句写在西湖边赏景时,忽然想起自己当初参禅的情景。“昭阳露”指的是汉武帝宠妃陈皇后的住所。因为汉武帝宠妃陈后主名叫阿娇,所以后人便用“昭阳”来代指她。这里说承得昭阳露,是指作者回忆起自己在禅房中修炼时,如同沐浴着昭阳殿中的露水一般清凉舒适。而“香透月轮低”则是形容在这样清净舒适的禅房里,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香气扑鼻,使人感到十分舒畅。最后一句“来薰打坐时”,则进一步描写了这种境界如何影响了作者的心境。这里的“薰”字,既指香气,也暗指禅意。

整首词通过写“晦庵老子”的参禅过程以及参禅之后的种种感受和体验,表达了作者对于禅理的深刻理解和体会,同时也展示了禅宗修行的神奇魅力和奥妙之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