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得兹行,颇惬丘壑性。
俗虑与秋澄,禅心随夜静。
灯前见修竹,月下闻清磬。
未作故山归,空吟长卿咏。

【注释】:

陪约之宿东禅:陪友人在东边寺庙住宿。

倦游得兹行:厌倦了游览,得到了这次的旅行。

颇惬丘壑性:非常满足隐居丘壑的性格。

俗虑与秋澄:世俗的忧虑和秋天的澄澈。

禅心随夜静:修行的心随着夜晚的宁静而安静下来。

灯前见修竹:灯光下看到了修长的竹子。

月下闻清磬:月光下听到了清脆的磬声。

未作故山归:没有打算回到故乡山中。

空吟长卿咏:只是徒然地吟诵《离骚》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得到休息的愉悦感受,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倦游得兹行,颇惬丘壑性”,表达了作者厌倦了长期的旅行,得到了这次难得的旅行机会,感到非常满足。这种满足感来自于他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修行心境的平和。

第二句“俗虑与秋澄,禅心随夜静”,描述了作者在夜晚的宁静环境中,世俗的忧虑已经变得淡漠,修行的心也平静如水。这里的“秋”象征着成熟的季节,也象征着人生的阶段。

第三句“灯前见修竹,月下闻清磬”,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的所见所闻。他看到修长的竹子,听到清脆的磬声。这些景物都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让人感到身心得到了放松。

第四句“未作故山归,空吟长卿咏”,表达了作者对于回到故乡山中的想法。他并没有真正打算回去,只是徒然地吟诵《离骚》的诗篇,表达他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的“长卿”指的是屈原,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了许多抒发感慨的诗篇,被后人称为“长卿”。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在旅途中得到休息的喜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思考,展现了他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形象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