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风雨阻江滨,翠绾群峰莫色匀。
一夜子规啼到晓,孤舟愁杀未归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手法的运用来分析。
“离巫山晚泊棹石滩下”是第一联,描写了傍晚时分,诗人在石滩上停舟靠岸的情景。“离”字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离别。“巫山”点明地点,也暗示着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晚泊”交代了时间,“棹石滩下”表明了停靠的位置。这一句中,“黄昏”“风雨阻江滨”“翠绾群峰莫色匀”等词语都烘托出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颔联“一夜子规啼到晓,孤舟愁杀未归人。”是第二联,描绘了夜深人静之时,杜鹃鸟的叫声将诗人从梦中惊醒,而此时的诗人却依然孤独地漂泊在江中,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中。“子规啼到晓”,子规即杜鹃,古人常以子规之鸣来代表哀伤之情。这里的“子规”指的是杜鹃鸟,它的声音清脆悠长,如同人的哭声,让人听了心生凄凉。“一夜子规”中的“一夜”,表现时间的短暂。“孤舟愁杀未归人”中的“未归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离去后的孤单与思念。
【答案】
译文:
傍晚时分,我独自来到石滩上停船停宿;
巫山一带风雨大作,阻挡了江边的行人。
半夜时分,一声声杜鹃啼叫直到天明
使我独坐在孤舟上更感忧愁。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泊舟石滩时的景色:“黄昏风雨阻江滨,翠绾群峰莫色匀。”暮色苍茫之中,江风阵阵,诗人泊舟石滩,面对的是一幅幽美的山水画卷。但是,正当诗人沉浸于这幽美宁静的景色时,突然传来一声声杜鹃啼叫,打断了这美好的画面。于是诗人便写下了这首诗。颈联写夜深之后,一声声杜鹃啼叫使诗人难以入眠:“一夜子规啼到晓,孤舟愁杀未归人。”尾联写由于杜鹃的哀啼,使得诗人更加思乡念亲。